黑龍江日報5月31日訊 30日,由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綏濱農場承擔的陝西省南泥灣水稻先進農技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1000餘畝水稻在南泥灣農場插秧、播種完成。這是北大荒集團繼在安徽小崗村示范先進農技措施栽培水稻成功後,又一跨省實施的水稻先進農技示范項目。
南泥灣農場地處陝北,成立於1944年,現有土地面積2.3萬畝。當年八路軍三五九旅開展的大生產運動,就在這裡進行。這支隊伍後來轉戰北疆,又為開發北大荒立下汗馬功勞。享譽全國的北大荒精神,就是延續了南泥灣精神,並進而發揚光大。
1942年,南泥灣開始種植水稻,經治地打壩、修渠引水,水田面積一度達7000畝,被譽為『陝北江南』。後來,因種植水稻勞動強度大、收益低、水源不足,不得不逐年縮減面積而改成旱田,有的地塊甚至撂荒。面積最少時,僅剩水田300多畝。
今年3月,經南泥灣開發區黨工委誠邀,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派考察小組對南泥灣農場進行了考察,並達成了合作項目,將北大荒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輸送到南泥灣。
承擔這一項目的是綏濱農場。4月初,由7人組成的項目實施隊伍到達南泥灣。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們科學制定了基礎設施改造昇級、先進農技措施全部引進、優質水稻品種因地試驗『三並重』的水稻生產計劃,對全部耕地基礎設施進行了農田改造,修繕主、支乾溝渠,引水入田,使用新式築埂機全部重新築埂。對600餘畝撂荒地新開發水田使用大型機車翻地,大型液壓耙耙地,激光平地機進行了旱田整地。北大荒人同時將『龍粳31』『墾稻32』等高產優質水稻品種帶到了當地,將高標准育秧管理技術在當地進行了示范推廣,以此引導和輻射帶動當地職工應用先進農技措施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當地對該項目提供了大力支持,管委會派開發公司相關領導負責具體協調落實解決稻田放水,使水稻『口渴』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據悉,此次試驗有水插秧400多畝,屬於老水田,旱播500多畝以撂荒地為主。旱田水稻直播試驗,在當地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