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航天果蔬』兩年試種獲成功 大興農場『航天水稻』被訂購一空
2019-05-31 09:47: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雙雙 梁士超 吳樹江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農場員工在航天水稻田裡補苗。本報記者吳樹江攝

  黑龍江日報5月31日訊 日前,記者走進墾區建三江管局大興農場航天果蔬基地大棚,員工正在為航綠櫻3號、航西瓜1號、航椒蘇妃等19個航天果蔬品種配備統一標牌。負責人鄢立輝說:『我們連續兩年試種成功航天果蔬,銷售看好,今年篩選優良品種種植。』『太空種子』正在北大荒『航天育種』基地生根發芽,一派生機盎然。

  在大興農場第五管理區航天水稻示范區,種植戶鄧道軍蹲在池埂上,隨手拔出一穴稻苗跟大家『炫耀』:『看我這水稻苗個個壯實,而且緩苗快,為水稻生長爭取了時間。這從太空上下來的水稻種子,真是不錯。別看我家去年纔種了100多畝航天稻花香,可畝產達到了1150斤以上,根本不愁賣,純收入達到7萬元左右,比種普通水稻高出不少哩!今年,我種的還是航天稻花香,以每斤1.45元的價格早就跟農場簽了訂單。』有著20多年水稻種植經驗的鄧道軍,經過兩年的試驗對比,更加堅定了種植『航天水稻』的信心。

  據了解,大興農場種植的航天水稻品種,來自於2006年將五工稻1號進行太空搭載,誘變穩定材料資源引入黑龍江第三積溫區鑒定試種,運用10年時間,與當地主栽極早熟品種回交,進行南繁北選,培育出一系列適合第三積溫帶種植的航九系列新品系。『今年,農場增加了航天水稻種植面積,由去年的1000畝擴大到1.2萬畝,已全部簽訂訂單。』大興農場農業科科長孫福海說。

  航天水稻每年要『喝』3次酵素。農場科技園區技術員於洪明說,航天水稻生育過程中在分?期、拔節期、孕穗期,分3次用飛機噴施微生物菌酵素肥,降解土壤中硝酸鹽和農藥殘留,提高大米食味,更加綠色健康。從種到收全流程應用航天生物植保技術,葉片細胞硅質化度提高,增強水稻生物防控能力,使植物健壯、旺盛。大興農場科技園區主任張岩告訴記者:『航天水稻乾種子使用免浸種、免催芽直接播種技術,最大限度減少化學藥物及外源植物調節激素的使用,不產生常規浸種催芽中的廢水排放,不污染土壤。』

  『去年的太空水果和蔬菜進入當地超市,銷售火爆。今年早早地就已經有居民、超市和飯店預訂了。』鄢立輝高興地說。

  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興農場通過建立『公司+科技+農業』的合作模式,試驗推廣種植『航天水稻』的同時,大力發展『航天果蔬』采摘項目。在每個管理區打造1個『航天水稻』示范區,在蔬菜基地打造1個『航天果蔬』示范園。場長劉博自信地說:『我們通過引進航天育種技術,打造航天特色品牌,不斷提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拓寬增收致富新路。』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