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記者 王春穎)2019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8日舉行,臨考最後一周衝刺階段,語文學科復習應該如何進行?為此,記者近日采訪到了哈三中高三語文教師李洪興。李洪興老師表示,高考前的最後一周的衝刺尤為關鍵,考生要保持自己之前的復習節奏。

李洪興老師提醒考生,要在衝刺階段意識到,此時的復習既要注重知識的積累,更要注重思維的訓練,如很多學生對論述類文本感覺無所適從,其實主要是忽略了思維過程,這個文本的閱讀應該有這樣的思維:要在認真通讀文章1-2遍的基礎上,整體把握並理清如下要點,即文章的話題(或觀點)是什麼;該觀點是從那幾個方面進行論證的(或者有那幾個分論點);文章各個段落講什麼;段落間的邏輯關系是什麼;各段落的觀點和論據分別是什麼。只有經過這樣的思維訓練,纔能更好的做好後面的三道選擇題。
『語文學科的學習特別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溫故,到了衝刺階段,溫故已積累的知識也顯得尤為重要,』李洪興老師說,高中三年,學生一定積累了很多語文知識,如成語、語病、文言詞語、文化常識等等,但這些積累在筆記本和卷子上的知識是否已變成你頭腦裡的知識?所以,在衝刺時,去重拾這些知識,會更有利於系統的學習。如可以重新背誦、理解並默寫考綱規定的64篇古詩文。如結合語文筆記、講過的試卷、必修和選修教材,重溫積累的成語、語病類型、文言知識(重點實詞、虛詞、文言句式及詞類活用)等。再如對待古代文化常識,要多看積累過的、常見的,包括古人稱謂、官職任免、科舉考試、時間表述、古代禮儀、地理常識、傳統節日、姓名字號、年齡表達、天乾地支等。
李洪興老師告訴記者,語文學科雖說考查內容龐雜、考點多樣,但一些常見考查模塊還是有比較集中或常見的考點和類型的,比較有系統性,所以在衝刺階段要重視知識的梳理總結。如詩歌鑒賞的考點和解題就比較集中在意象、意境、情感、語言和手法方面,所以考生應該圍繞這些方面做一個系統的梳理。再如現代文文本類閱讀,可以這樣梳理——論述類文本的錯誤選項可以梳理出這樣一些錯誤類型:答非所問(不需要回到原文)、張冠李戴、無中生有(缺乏根據)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時態(時空穿越或將然變已然)、或然變必然、因果錯亂、混淆是非(否定不當)指代有誤、觀點與論據不搭,或者論證邏輯錯誤。小說閱讀主要圍繞三要素、主題、手法及藝術效果等考查,所以考生要圍繞考綱的考查能力和范圍,把之前做過的小說題拿出來,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考點及類型的梳理。散文閱讀主要圍繞文本的結構、選材、主題、語言、手法等考查,考生也要將做過的題拿出來,進行梳理反思,做好兩方面的理解——讀形:敘何事、寫何景;讀神:抒何情、說何理。
李洪興老師建議,考生在衝刺時不斷地重現高考真題,熟悉真題的語言表述、題乾設置、出題思維以及答案表述等。特別要關注真題的問法及答案的得出,重點在答案反推,總結歸納,培養高考做題思維。所以學生不必在意做高考題做錯了多少道題,得了多少分,更不該就此否定自己。
考生做好了考前准備,還要明確一些應試策略,這樣纔能最大程度上取得好分數。李洪興老師建議,一要精准審題,審清題乾、審准要求和選項;審清考查目的,『考哪個知識點』,是『哪個能力點』;審讀細節,諸如題目中的注釋、出處、提示說明用語,作文中的寫作要求等,特別是一些附加語。二要准確答題,時間分配要合理:Ⅰ卷40分鍾以內,Ⅱ卷四至六題40分鍾左右,作文原則上不得少於50分鍾,答題本著『先熟後生』、『由易入難』、『各個擊破』『步步為「贏」』的十六字方針。三要規范書寫,選擇題及時填涂答題卡,簡答題堅守『問什麼答什麼,怎麼問怎麼答』這一原則;作文做到有題目,結構完整,有層次,字數合乎要求等等。解題過程中,考生要始終思考:這個問題問我的是什麼?(題目的落點是什麼?)解答這個題目應該用什麼知識點?什麼辦法?為什麼?有哪些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師簡介:
李洪興,中共黨員,2003年7月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同年就職於哈爾濱市第三中學。中教一級教師、校骨乾、市優秀班主任、榮獲『最美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帶過多屆畢業班,所教班級語文高考成績均在同層次班級前列。現擔任南崗高三7班班主任和1班語文教師,所教班級成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