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網6月10日訊 為了讓市民『辦事不求人』,實現『大慶——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的目標,大慶市公安機關先後推出了40條便民服務舉措。這些服務舉措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
出入境業務
1.窗口服務自助化,機器換人『隨時辦』。在全市各出入境窗口推動『機器換人』自助服務,推行『辦護照』等業務自助填表、自助簽注、自助照相、自助取證,實現全市出入境服務大廳自助設備全覆蓋。
2.辦證時間簡捷化,能縮就縮『盡快辦』。為使市民盡快領證,最大限度壓縮申請人辦理出入境證照時限,各分縣公安局出入境窗口按照上級規定,配備3名正式民警(1人專職負責審核),做到受理、審核環節分離。除特殊情況外,確保申請人在7個工作日內領到護照等出入境證件。
全市各出入境窗口人工受理往來港澳臺卡式通行證再次簽注,3個工作日內辦結(自助簽注除外)。
3.工作流程優質化,三單合一『規范辦』。調整申請回執:對窗口受理部門發給申請人的《受理中國公民出入境證件申請回執單》(簡稱《回執單》)部分內容進行修改調整:將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取證單三單合並為一張《回執單》,增加郵寄查詢、電子繳費二維碼。
增加取證方式:在原有窗口領取、郵寄送達基礎上,省廳制證中心發證窗口增加提前領取服務,切實為有需要的申請人提供提前領證服務。
推送提示短信:出入境證件制作完成後,需到省廳制證中心直取或郵寄送達的,由省廳推送短信提示;需到市區(縣)出入境窗口領取的,由市公安局收到證件後推送短信提示,確保申請人及時取證。
4.制證取證制度化,特別情況『加急辦』。全市出入境窗口按照省廳緊急辦證流程要求,建立工作臺賬;窗口民警要認真詢問申請人緊急事由,不得推諉、延遲、搪塞;建立制證取證機制,杜絕違規『加急』問題;符合國家移民管理局7種加急情形的,為申請人開通綠色通道,履行正常加急手續。
5.日常工作科技化,24小時『網上辦』。依托國家移民管理局政務服務平臺開展證件預約申請、往來港澳臺旅游簽注辦理、證件進度查詢、證件信息查詢、出入境記錄查詢、辦事指引查詢等業務,為市民提供24小時網上服務,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市民少跑腿』。
6.助民服務全程化,疑難問題『我幫辦』。在全市各出入境服務大廳提供導辦服務,解決市民對辦事流程不熟悉問題,指導申請人辦理自助填表、自助照像、自助受理、自助取證、自助簽注等;對特殊困難市民的辦事需求,由民警受理,幫助申請人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領導窗口帶班,市民有疑難問題、緊急特殊需求,不得推諉、延遲、簡單回絕,由領導『幫辦』解決。
戶籍業務
7.審批權限全下放,戶籍業務『一次辦』。3月25日,市公安局全面下放審批權限,簡化辦事流程,縮減辦結時限,實現市民戶籍業務『及時辦』、 『一次辦』。除省廳規定的『組織人事部門管理乾部年齡變更更正』、『公民民族成份糾錯更正』和『無佐證材料無戶口人員落戶』3項事權實行三級審批外,其他戶口業務事權全部下放到派出所(戶籍室),符合辦理條件、申報材料齊全的戶口業務事項,派出所(戶籍室)事權的即時辦結,分(縣)公安局事權的,自受理後3個工作日內辦結。
8.民警上門收材料,特殊情況『我代辦』。對老、幼、病、孕、殘、軍特殊群體和確有集中辦理需求的企業員工,實行『我代辦』服務。對於有特殊困難無法到派出所(戶籍點)辦理戶籍業務的,由戶籍民警負責到現場采集相關信息;對於需要捎辦、代辦戶籍業務的市民,由社區管片民警負責上門收取相關材料,辦理完畢後將所辦證件及相關材料送回到居民手中。
9.繳費開通電子支付,不帶現金一樣辦。在市區戶政業務辦理窗口,推行繳費電子支付服務,解決市民現金支付排隊和找零難問題。
10.市民不用排長隊,全市窗口『一窗通辦』。在市區各個戶籍業務辦理窗口推行『一窗通辦』便民服務模式,解決了辦事市民集中在個別窗口排長隊和窗口工作人員忙閑不均問題。11『.互聯網+』公安政務,提前預約『網上辦』。依托『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開展戶籍業務網上辦和網上預約服務,實現市民『不見面』辦理。
12.身份證到證發短信,及時取證不耽誤。承建身份證到證短信提醒平臺,身份證到證後,及時發送信息給辦證市民,確保市民及時取證。
13.12項非審批業務,市區『全城通辦』。市區居民可在任意戶籍窗口通辦新生兒落戶、死亡或失蹤注銷戶口、服兵役或加入外國籍注銷戶口、16周歲以下變更姓名、出生地或籍貫變更、文化程度變更、婚姻狀況變更、兵役狀況變更、身高和血型變更、職業和服務處所變更、補領、換領戶口戶籍業務事項,滿足『就近辦』便民需求。
14.增設3臺取證機,身份證自助領。市公安局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讓胡路分局戶籍大廳,均設立了身份證自助取證機,轄區居民可直接在領證機自助領取所辦證件。
15.周六延時辦業務,農村派出所預約辦。全市公安機關戶政部門實行每周六延時服務,增加分、縣公安局戶籍大廳半天工作時長,城區派出所上午辦公,農村派出所預約辦公。
16.急用身份證可速遞,省廳制證中心直接郵。推行身份證速遞便民服務,居民到公安機關辦理身份證後,掃描取證回執單,在48小時內支付速遞費用,證件制作完成後,省廳制證中心將證件郵寄到辦證人的指定地點,有效解決居民在外地不能及時到受理地公安機關領取所辦證件的難題。
交管業務
17.公告業務清單,窗口人員勤培訓。依據交警總隊制定的業務清單、辦理流程和市民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單,公示服務網點,制作二維碼,通過媒體宣傳、網上發布、在業務所站點張貼、發放業務標准及辦事指南,對全體窗口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做到業務精通,服務周到。
18.優化『上車牌』業務,最快15分鍾完成。精簡辦證材料,壓縮辦結時限,采用『通道式』辦理『上車牌』業務,從受理到上牌,最快15分鍾辦理完畢。
19.設24小時諮詢投訴熱線。開設24小時車駕管專線、諮詢投訴熱線,實行全天候諮詢解答導辦服務。解答政策法規、代理預約登記、受理市民投訴、督促問題解決。
20.擴大網上業務比例,25項服務網上辦。在醫院、郵政、交警大隊、車管業務大廳、審驗教育等部門開設服務窗口,全力推進互聯網面簽工作,實現市民『不跑腿』,在家『掌上辦』。
21.優化網辦中心,投訴退費網上辦。優化網辦中心功能,開展互聯網業務及網辦投訴受理、退費服務、業務監督、預警分析、督導檢查、問題通報等工作。
22.除4種車型外,業務權限下放。將四種車型(危化品運輸車、校車、進口車、大中型客車)以外的業務全部下放到車管分所、縣所;將車管業務向農村延伸,利用鄉鎮政務服務網點等辦事窗口,代辦部分車管業務,實現『就近辦』;在36個鄉鎮派出所、肇州縣104個村屯,試行農村勸導員代辦車駕管業務。
23.增加『上車牌』辦理網點。在全市合理規劃、增加2家汽車4S店機動車登記服務站,辦理機動車登記業務和本服務站登記機動車的抵押業務。
24.增加車駕管業務網點,郵政代辦點可換證。與郵政、保險部門協調溝通,合理布建代辦點,辦理補牌、補證等交管業務,市區業務網點服務半徑不超過3公裡,開通24家郵政服務網點,4家保險服務網點;開通『警醫郵』業務,期滿換證的駕駛人可以在郵政代辦點,完成駕駛人體檢和換領駕駛證業務,不再往返醫院和車管所業務大廳,真正實現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業務,減少市民跑動次數。
25.市區及四縣各分所均可上車牌。應用全國統一號牌管理信息系統,現場制作發放新號牌。市區及四縣各分所均已設置號牌制作點,方便市民就近上車牌。
26.服務大廳設導辦員。在車管所(分所)業務服務大廳,設專職導辦員,全程引導市民辦業務,實現『我代辦』、『我助辦』、『我幫辦』。
27.靈活應用『一窗通辦』。在一次叫號一窗辦結,一次叫號可以辦理本人車駕管業務基礎上,將大小業務按照種類劃分叫號,加快大廳市民業務流轉,減少等候時間。
28.醫院體檢證明網上可查。推進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與醫療機構平臺信息互通共享,實現醫院體檢證明網上核查,真正實現『免提交』。
29.試行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檔案網上轉遞。推進縣所電子檔案建設,展開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試點工作;完成大慶市機動車電子檔案系統所有硬件安裝調試、軟件開發優化與歷史檔案掃描、著錄測試;4月1日起,全面開展對新車注冊及轉入車輛實施機動車檔案電子化管理;建立檔案出、入庫和變動管理系統,建立索引數據和登記,減少檔案出入庫次數,提高檔案各單獨部分的安全性。將車輛檔案歸檔前置到業務窗口,縮短歸檔時間,避免同一車不同業務多次往返。
30.實現繳費電子化。在車駕管窗口全部實現電子化收費與現金繳費相結合。
31.機動車實行『通道式』查驗。在全市機動車查驗崗,推行『通道式』查驗,使用查驗監管系統,優化車輛查驗與登記審核流程銜接,一次排隊完成查驗、信息采集錄入。
32.車檢『先發標、後審核』。落實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暫不包括面包車)『先發標、後審核』措施,經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車管所先發放檢驗合格標志,在24小時內通過機動車檢驗監管系統完成審核、歸檔;配合相關部門,有序推進客、貨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綜合性能檢測和環保定期檢驗依法合並,執行統一檢驗周期、依法核發檢驗標志、整合重復檢驗項目、推進檢驗信息共享。
33.設24小時自助車管所,深化『一站式』自助服務。在車管服務大廳合理規劃設置自助服務區,配置足夠數量自助服務終端,安排專門人員提供諮詢引導業務;設置了24小時自助車管所,方便市民辦理部分車管業務。
34.號牌制作發放全線智能化。在全省率先引進智能發牌系統,公開車牌壓制過程,簡化車牌取放手續。工作人員僅需掃描單號條形碼即可獲取車牌擺放位置,取牌時間壓縮到最短。
35.輕微交通事故多點辦、就近辦。在快處機制前置街頭警務室基礎上,設立5處街面快處快賠服務網點;在保險企業、機構服務場所開設快處快賠窗口,增加8處保險企業『快處快賠』服務網點,推動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社會化。
36.『警保聯動』,交通事故現場辦、馬上辦。依托交管12123平臺快處快賠模塊,與6家保險企業開展警保聯動,授權87名保險查勘人員12123平臺事故處理權限,協助公安交警處理輕微財產損失事故;在東、西兩個主城區與人保財險大慶市分公司聯合闢建警保同車流動快處快賠模式,專門配備3臺車輛、保險企業查勘員和公安交通輔警員,共同接受保險企業和110指揮中心事故處理指令,快速處置主城區道路交通事故,現場處理、理賠。
37.昇級『事故處理服務中心』。打造集約化事故處理服務中心,引入復議復核、救助基金、法醫鑒定、車輛鑒定、人民調解、保險理賠、法律服務、案件訴訟等8項服務,集中辦公,遠程調處,一般程序交通事故當事人不需往返奔波於各大辦事機構。
38.優化交通安全管理審核審批。對佔挖道路施工實行網上受理、網上審核,壓縮辦結時限,做到即來即辦,當日提交報批。
39.闢建『綠色通道』服務新模式。為老、病、孕、殘、軍以及出國、外出打工等特殊需要群體提供優先服務;開展『流動車輛管理所』上門服務,為企業大綜業務提供預約服務。
40.大數據分析,該辦業務提醒告知。以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定期發布駕駛證期滿換證、周期審驗和機動車臨界近檢驗期告知提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