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國內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波音737模擬機發明企業的誕生與蛻變
2019-06-21 08:47: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21日訊 如何完成從興趣向夢想跨越的淬火昇級?有一個飛行愛好者組成的創業團隊用行動做出了完美詮釋。

  『這是油泵和液壓,這是氧氣面罩,這是飛機跟地面和塔臺的通訊設備……』記者眼前這部擁有數百個控制鍵的飛機模擬駕駛艙真實、精密得令人炫目和震撼。日前,記者來到了哈爾濱萊特兄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一樓展廳裡,記者領略到這臺1:1比例飛機駕駛模擬艙的神奇魔力,起飛、平穩飛行、空中盤旋、降落……坐在上面,身臨其境,記者此時仿佛成為了一名飛行員,置身於萬裡高空。坐在記者旁邊主駕駛座上操控的便是這部模擬機的發明者之一,劉忠亮。

  人們也許不會想到,劉忠亮和這支創業團隊的幾名成員都沒有上過大學,也沒學過相關專業,甚至之前沒有乘坐過飛機,更沒看到過真實的飛機駕駛艙。

  記者還在驚訝間,飛機已經安全『著陸』。『感覺怎麼樣?』劉忠亮微笑著看著記者,他似乎早已料到記者會如此反應。記者贊嘆,『太逼真了,機艙屏幕上的畫面,操控臺,還有精致的密密麻麻的控制鍵,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劉忠亮摸著後腦勺不住地笑:『整天琢磨研究唄!』

  1987年出生的劉忠亮現在的身份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2014年,該公司以1:1的比例制造出國內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波音737模擬機,並在一年後完成標准化生產流程,之後他們的產品又進軍專業的商用航空飛行模擬機培訓市場。從公司初創到現在的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萊特兄弟』,正用創新創造,打開

  未來。

  『草根』飛行夢想源於『一塊電路板』

  能順利采訪到劉忠亮也是很幸運,他現在是大忙人,奔波於全國很多公司的業務點。記者采訪當天,他剛從重慶飛回哈爾濱。在他的向導下,記者來到了公司的一樓大廳,這裡儼然是一個公司創業歷史紀念館,四周牆壁上記錄著企業發展的每個重要時間節點,大廳中間擺放著他們曾經發明的物件和產品。

  當走到一塊稍顯簡陋、陳舊的電路板前時,劉忠亮不禁打開了話匣子,『可以說,我們的創新創業,就是從這塊電路板得來的靈感。』如今的萊特公司,萌芽於一個網上論壇,那是當時還是飛機模擬游戲愛好者的劉忠亮在2009年8月份創建的,也就是後來的中國模擬飛行論壇。他回憶說:『我在山東臨沂農村老家的上空就是一條航線,總能看到我喜歡的飛機飛過,小時候的我便有一個「飛行夢」,而論壇上匯集了很多和我擁有一樣夢想的飛行愛好者,大家在這裡交流交心。』

  當時,為了買電腦和維護論壇的正常運轉,收入不高的劉忠亮省吃儉用,生活拮據,便給自己起了網名叫『窩頭就咸菜』,後來論壇上的朋友親切地稱他『窩頭』。自身收入不多,還得養護網站服務器,時間久了,恐怕愛好就得忍痛捨棄了。此時,一塊操控電路板的圖片出現在論壇裡,那是一個網友『炫耀』的作品。劉忠亮眼前一亮,『為何不售賣這樣的游戲仿真操控電路板賺錢呢?』

  他告訴記者,這個東西在當時出現也算是挺超前的。將這塊電路板通過USB接口連接電腦上的模擬飛行游戲之後,就可直接調節『飛機』的高度、速度、航向等,十分仿真。果不其然,當時產品還沒做出來就有很多人預訂了。產品雖熱賣,劉忠亮的頭腦卻沒發熱,而是清醒地思考,這塊電路板幾乎是完全模擬真實飛機駕駛面板的微小一部分,那麼其他部分也一定能做出來,也許自己就能做出飛行模擬機。

  劉忠亮開始向著更大的目標進發。

  制造出國內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飛機模擬機

  隨著采訪不斷深入,『萊特兄弟』的創新歷程逐漸清晰。

  我們來到二樓組裝車間,裡面顯得有些空蕩,劉忠亮高興地告訴記者,昨天他們剛完成了20臺訂單模擬機的組裝並運走。他們現在與十幾個生產企業保持合作,一些核心部件由萊特自己制造外,其它零部件都是由這些企業生產後,運回到萊特進行最終組裝,極大提高了效率。

  在三樓辦公區,記者看到一名男子正在往成百上千個長得一樣的配件上擰螺絲,我們的到來,他毫未察覺。『這是付強,技術總工。』劉忠亮向記者做著介紹。付強與記者打著招呼,卻不忍停下手中的工作。記者得知,付強來自鄭州,他為了事業和夢想來到哈爾濱,每個月僅回家一次,他說在這裡『累並快樂著』。

  論壇中,鄭州的付強、周志園,以及哈爾濱葛俊等網友的相繼出現,讓最初的團隊形成了。付強告訴記者,大家都不是科班出身,卻擁有同一個夢想,『當時全國模擬機的數量也為數不多,且依賴國外,大多用於飛行員訓練,普通人很難接觸到,而我們就想把它造出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體驗飛行,圓飛行夢。』

  周志園當時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他在自家附近租了間地下室,團隊成員們都很開心,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模擬艙『試驗場』,分散在各地的隊友們便將各自負責的零部件制作好後,聚集到鄭州進行組裝、焊接。可研發資金依然是最大的障礙。2012年,正在美國做生意的葛俊的出現為團隊帶來了轉機。葛俊個人也十分熱愛飛行,還在美國考取了飛行駕照,他發現在國內買一臺飛行模擬機,費用高達一個多億,於是就從網上開始尋找一些模擬飛行的游戲設備,之後便在論壇上遇到了劉忠亮。兩人雖未謀面卻聊得十分投機,葛俊了解到團隊的困境後,爽快地打給團隊30萬元作為研發資金。

  『葛俊給了我們極大的力量。』劉忠亮清楚記得,『2013年底,模擬機已現雛形,葛俊特意來鄭州探望團隊。當時天氣特別冷,我們擠在十幾平方米的地下室裡,沒有暖氣,大家身上都裹了好幾層衣服,葛俊看到之後建議說,這不僅耽誤研發,人的身體也受不了。他說再投一筆錢,讓我們到他的老家哈爾濱去。』

  2014年,他們最終『會師』哈爾濱,成立萊特兄弟公司。同年,他們在技術上有了質的突破,以1:1的比例制造出國內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波音737-800模擬機,並在一年後完成標准化生產流程。

  龍江創業結『碩果』完成高質量轉化

  『前兩天,我們剛在一起嗆嗆了很久,關於如何提昇效率,以及產品交付時間和制作精良哪個更重要等話題。』劉忠亮說,像這樣的爭論是常態,紅紅臉、出出汗,纔能迸發出真實的東西。

  通過幾年的齊力拼搏,紮根龍江的他們終於研制出成熟的科技產品,並闖入專業市場。2015年,他們首先在哈爾濱建立了面向大眾的飛行者俱樂部實體店,之後又相繼在廣東、山東、上海開設,並在哈爾濱開了一家航空科技體驗館。2016年11月,再次完善的飛行模擬艙通過了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FTD4級鑒定。劉忠亮說,這是進軍專業航空培訓設備的第一步。第二年,公司獲得一家教育相關機構的數千萬元融資,團隊也隨之確定了未來的三個發展方向:一是娛樂體驗;二是模擬機銷售;三是創建培訓基地。

  期間,他們還得到了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劉忠亮為此深表感激,『很感謝政府給予我們發展的好環境,省科技廳等政府部門還主動上門提供專業化服務,企業還獲得了省科技廳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

  如今的萊特公司,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飛行基地搭建了擁有12臺模擬機的訓練中心;與美國波音公司和法國空中客車公司分別簽訂飛行數據包購買協議,成為亞洲首家獲得波音核心知識產權授權的公司;布局世界頂級模擬機研發體系,在荷蘭建立了研發基地……今年初,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又與他們簽訂了6臺高級飛行訓練器購買訂單,這是國內飛行員訓練設備首次采用國產飛行訓練器,為他們進軍飛行模擬機專業市場奠定了基礎。

  從飛行論壇、第一塊電路板,到自主研制飛行模擬艙;從組建興趣團隊,到成立專業科技公司;從最初的7人團隊到現在擁有200多名員工;從來龍江創業,到產品和研發輻射至國內很多城市,甚至走出國門。劉忠亮、葛俊、付強、周志園,這些擁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十年磨劍,激情圓夢。劉忠亮說最近還有一個好消息,『六月下旬,我們有望更上一層樓,獲得更為專業的FTD5級鑒定,這又是一次質的飛躍。』

  采訪的最後,劉忠亮深情地表達,『如今我們的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正是我國航空產業追趕的好時候,我們願為此拼搏助力。』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