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以書寫和弘揚抗聯精神為己任 記東北抗日聯軍歷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作家劉穎
2019-07-11 09:2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寧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一個人、一個家、一群人、一支軍隊,鑄就了一種精神——東北抗聯精神!世事滄桑、人事變遷、國家強盛、民族繁榮,但不能忘記的永遠是那份初衷,那份勇赴國難的家國情懷!守初心、擔使命,用東北抗聯精神探尋、挖掘、書寫東北抗聯的光輝歷史!』

  在我省各高校的講壇上、在各單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課堂上,你經常可以看到一位梳著利落短發、戴著黑框眼鏡、穿著朴素、舉止優雅的女作家,她用自己掌握的大量資料,以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動人故事解讀抗聯精神,細膩深情的講述,常常令觀眾動容甚至熱淚盈眶。她就是生於抗戰之家、以書寫和弘揚抗聯精神為己任的著名作家劉穎。

  文學之旅始於對母親和抗聯精神的守護

  劉穎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被服廠政治主任李桂蘭之女,從小喜愛文學的她,在小學六年級時讀了第一本現代小說《紅岩》,書中的英雄故事和戰斗情節讓她激動許久,但她沒想到,自己的母親李桂蘭就是這樣的革命者。

  劉穎說:『我母親的家族有4人參加抗聯隊伍。母親1932年在黑龍江蘿北參加抗日工作,1936年擔任東北抗聯第六軍被服廠政治主任。1938年因交通員叛變,被服廠遭日軍突襲,母親為掩護大家不幸被日軍抓獲,在日本憲兵隊的監獄受盡各種酷刑,她都咬牙挺過來了。在母親的講述中,東北抗聯戰士英勇犧牲的場面太多了,我對抗聯精神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劉穎的父親曾為愛人李桂蘭整理出了一本自傳體小說《我的青年時代》,劉穎對此文稿進一步修改,形成了一部3萬多字的紀實文學《難忘歲月》。她將文稿投到《鶴崗日報》進行了連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李桂蘭的英雄事跡。

  三年寫就《風雨征程》再現抗聯光輝歷史

  2007年,劉穎的母親與世長辭。她悲痛欲絕,在母親去世後的兩個月裡,整理出了10萬字的紀實文學《我的母親李桂蘭》。該書出版後,劉穎帶著書來到母親生前的戰友、原省政協副主席李敏家裡,李敏看後熱淚盈眶,老人對她說:『你寫的很好,革命後代不能忘記歷史,世人更不能忘記歷史,我的回憶錄就由你來寫吧!』當時,許多媒體和撰稿人都要給李敏寫回憶錄,但她都拒絕了,卻把這個機會留給了劉穎。

  2008年,劉穎住到李敏家裡,開始寫李敏回憶錄的歷程。她每天陪著李敏阿姨參加各種有關抗聯的活動,晚飯時利用兩個小時聽她講東北抗聯戰斗中的一些細節。然後開始奮筆疾書,將李敏的敘述整理成文,第二天再給李敏看,由李敏提出意見進行修改。就這樣,在三年的時間裡,劉穎每天都挑燈夜戰到晚上12點多,最終整理出30多萬字文稿,經李敏審閱後,劉穎又根據她的意見進行修改。一年後,一部洋洋灑灑80萬字的李敏回憶錄《風雪征程》,通過省黨史研究室審查正式出版。該書引起了熱烈地社會反響,獲得了黑龍江文藝特別獎。

  來到李敏家,劉穎不僅近距離聆聽了這位老抗聯戰士的事跡,而且在這裡讀到了各種書籍,特別是關於抗日戰爭和抗日聯軍的詳實資料。《風雪征程》出版後,她的人生目標更明確了,那就是拿起手中的筆,記錄抗聯歷史。

  尋訪抗聯女兵群體,《東北抗聯女兵》填補空白

  2012年,劉穎開始整理家族親人參與抗戰的歷史。前後經歷一年的創作,還原了一個家族抗戰的原始風貌,該書以《忠誠》為名,於2013年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後她開始繼續踏尋更多的抗聯征戰史實。

  在寫作過程中,劉穎發現東北抗聯有很多女兵和母親一樣,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中,她們以『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情懷,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在作品《東北抗聯女兵》中,她選擇了以人性化、女性化的視角來闡述戰爭與人性、戰爭與和平、戰爭與女性,以及女性的生活和命運。她用紀實的筆觸,以寫母親一樣的真情,為人們呈現出了124名東北抗聯女兵的抗戰故事。其中,烈士有66人,她們犧牲時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的僅12歲。作品濃縮了1931年至1945年之間東北抗戰歲月的艱苦卓絕,是一部別樣風采的東北抗戰史。

  歷經五年時間,劉穎寫成了38萬字的《東北抗聯女兵》。該書出版後,被中國社科聯評為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作品。此時劉穎已經64歲了,常年嘔心瀝血地寫作,讓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即使這樣,她仍沒有停歇,又與李敏生前的秘書李江整理了以李敏口述為主的作品《親歷東北抗戰》並於2017年出版。

  如今,劉穎又投入到繼續整理李敏口述系列《我和我的戰友》《鏖戰興安》的工作中,並計劃書寫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的紀實作品《鐵馬冰河入夢來》和女兵的姊妹篇《偽滿女囚》。她說:『這段抗戰歷史太值得記錄了,我肩負的是歷史使命,不能將這段歷史交給我的下一代去整理,那將更艱難。』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