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龍江大地 看今昔巨變】鶴城,老工業基地續寫新傳奇
2019-08-01 00:0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那鵬翔 劉楠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寫在前面的話——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龍江自強不息!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回望過去,70年來,龍江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滿載榮光的『共和國長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昔日人跡罕至、泡澤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大糧倉』……廣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勞質朴的龍江兒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砥礪奮進,譜寫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篇章,與共和國同頻共振,高歌猛進。

  為時代放歌,為歷史畫像。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來之即,東北網啟動了『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活動。三支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誓師出擊,在這個分外涼爽的北國盛夏,走向正生機勃發的黑土地。我們將牢記新時期媒體的初心與使命,增強腳力、眼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長年輪,用鏡頭和筆端去感知時代的體溫,觸摸發展的脈動;我們將發揮媒體融合的威力,增強腦力、筆力,用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傳播載體,撫今追昔,用鮮活的事實、生動的數據展現滄桑巨變,描畫龍江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畫卷;我們將帶著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尋和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動實踐,那一定是鼓點鏗鏘,蕩氣回腸!

  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發,是為了不忘昨天,無愧今天,更是為了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們將揮灑激情和汗水,濃墨重彩謳歌這片熱土,為龍江加油!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東北網8月1日訊(記者 那鵬翔 劉楠 霍梟涵)近日,『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報道組首站走進齊齊哈爾,感受這座北方工業重鎮的滄桑變化。

  齊齊哈爾,始建於1125年,距今有800多年歷史,是一座歷史底蘊深厚、地域文化紛呈的北疆邊陲重鎮。『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因先期曾經以達斡爾族頭領名字『卜奎』(也作卜魁、布魁)為地名,如今當地許多街路和店鋪的名字上都有這二字。近年來,因珍禽丹頂鶴在此棲息,又以『鶴城』名揚天下。

  1949年,這裡曾為黑龍江省省會;1954年,黑龍江省會遷往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始為省轄市。

  齊齊哈爾地處東北松嫩平原,位於黑、吉、蒙三省區交匯處,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商品糧基地、畜牧業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歷經七十年的發展變遷,老樹新枝,正呈現出別樣風采。

  國之重器,裝備制造業煥發新活力

  2018年,齊齊哈爾市GDP同比增長6.2%,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是2018年度全國14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昇級成效明顯市。今年上半年,中國一重、中車齊車、建龍北鋼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69.9%、72.8%和66.4%,齊齊哈爾市營商環境位列全省第二,城市投資吸引力位列全省第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齊齊哈爾被稱為『國寶』的中國一重、被譽為『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企業中車齊車公司、北方兵器、華安集團等軍工企業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新時代,這一批『央字號』老企業煥發出新的巨大活力,為國家國防安全、產業安全作出新的貢獻。中國一重生產規模和效益迅速增加,中車齊車貨車業務板塊總部落戶齊齊哈爾,北滿特鋼與建龍集團完成重整激發出新的活力,總投資40億元的紫金銅產業園項目即將投產,國家裝備工業基地得到了鞏固提昇。

  齊齊哈爾還不斷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建設,全市建成一批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昂昂溪龍江阜豐、訥河鴻展、富裕益海嘉裡等食品加工項目相繼進駐,飛鶴乳業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正在打造以元盛和牛為代表的國家高端肉牛培育基地。以此為基礎,齊齊哈爾市積極推動裝備制造和食品工業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多個百億級龍頭企業建設。

  綠滿鶴城,建設美麗宜居新家園

  改革開放以來,縣城、鄉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漸次完成通縣、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城鄉協同發展步伐加快,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經過不懈努力,齊齊哈爾已經成為北緯47°線上一座美麗整潔、獨具特色的現代城市。

  齊齊哈爾市堅持綠色理念不動搖,堅持守護好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和丹頂鶴故鄉的藍天沃土。全體系謀劃了嫩江流域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區建設,謀劃並大力推動松遼平原西南季風通道風沙綜合治理,實施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各項要求,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努力保護好嫩江平原的黑土地資源和北緯47度黃金奶源帶的安全。

  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具有標志性的勞動湖改造、中華路改造、中心廣場、和平廣場、南苑新鶴城、北苑鳳凰城、萬達廣場等相繼建設完成,建設了4座嫩江大橋,中心城區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了5倍,城市人口增長了5.3倍。

  民生改善,群眾幸福指數逐年提昇

  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0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283元,城市人均住房面積由1990年的5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1平方米。

  七十年來,齊齊哈爾市城鄉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先進生產技術和方式的普及,農民從繁重勞作中逐漸解放出來,向高品質的生活邁進。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3年的318元提高到2018年的15283元,年均增長11.7%。

  如今,齊齊哈爾市將80%以上財力用於民生建設,全市已有7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421個貧困村出列,累計減貧16.05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96%。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不斷打造法治鶴城、平安鶴城、歡樂鶴城,推進各個體系加快制度重建,堅決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治亂,打造立體安防系統,人民安全感得到有效保障,幸福指數逐年提昇。城市居民生產生活設施更加齊全完善,辦事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人民的生活狀態安逸祥和,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中國唯一的國際老年友好型城市。

  正是盛夏時節,紮龍濕地鶴鳴聲聲,吸引了大量天南地北的游客紛紛拍攝。當『晴空一鶴排雲上』時,人們感受到的,不禁這座北方城市的美麗和諧,更有他們在新時代奮進勃發的激情與夢想。

      系列報道: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東北網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啟動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走龍江大地 看今昔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