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9日訊 為貫徹落實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任務要求,全面推進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近日,省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
8日,省醫保局負責人對《通知》有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籌資標准如何調整?
該負責人介紹說,城鄉居民醫保按照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實行定額籌資辦法。近年來,各級政府持續提高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從2007年人均補助40元,到2018年增至490元,對減輕參保群眾繳費負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消費價格指數自然增長,以及新醫藥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醫療費用逐年快速增長,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准需合理調增,以支橕制度功能長期穩定發揮。
為保障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水平,《通知》落實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惠民政策要求,明確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20元;個人繳費同步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260元;從居民醫保籌資中劃出70元/人,為每位居民購買大病保險,並由具有資質的商保公司承辦。
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待遇政策有什麼新變化?
為指導各地用好年度籌資新增資金,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知》明確新增籌資主要用於提高以下兩方面待遇保障水平:一方面,確保基本醫保待遇保障到位。一是穩定並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70%左右。二是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門診慢性病不低於省裡規定的15種,各地病種總數不超過25種。另一方面,統一全省大病保險政策,提高大病保險保障功能。一是降低並統一起付線,2019年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統一明確為1.2萬元。二是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5%提高至60%。三是規范大病保險合理費用的納入口徑:個人起付標准以內費用、醫保三項目錄乙類個人先行自付部分的費用、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三項目錄及醫用耗材個人按比例負擔的費用、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以上部分合規醫療費用。
完善和規范大病保險管理有哪些新要求?
《通知》對各地完善規范大病保險管理的要求概況起來,重點是做到『三個到位』。『三個到位』是根據《省政府工作報告》及《通知》提出的大病保險籌資和待遇政策調整任務,於2019年8月底前協商調整大病保險承辦委托合同,於2019年底前按最新籌資標准完成撥付,確保政策、資金、服務落實到位。
同時,《通知》圍繞大病保險委托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在提高服務管理效能、完善風險分擔機制、規范信息共享、強化運行監測和數據統計等方面優化大病保險管理服務。
2019年醫療保障精准扶貧要落實哪些硬任務?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通知》強調,各地要深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醫療保障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中醫療保障薄弱環節。確保貧困群眾應保盡保,充分發揮三重保障功能,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至6000元以下、支付比例提高至不低於65%,全面取消封頂線。按照現有支付范圍和既定標准保障到位,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長效機制,切實落實醫療保障精准扶貧硬任務。
如何全面做實地市級統籌?
該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基本上已實現地市級統籌,但近一半是基金調劑模式,還沒有實現基金統收統支。為鞏固提昇待遇保障水平,《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從以下重點入手:
一是實現基金統收統支。全力推動地市級統籌調劑向基金統收統支過渡,做大做強基金『池子』,提高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
二是實現政策制度統一。提昇籌資、待遇等政策制度決策層級,確保地市級統籌區內保障范圍統一、繳費政策統一、待遇水平統一。推進醫療救助管理層次與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層次銜接,增強各類人群待遇公平性協調性。
三是實現一體化經辦管理。地市級統籌區內統一確定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統一經辦服務,規范統籌區內經辦管理服務流程,健全市、縣、街道經辦管理服務網絡。按照要求推進地市級統籌區內統一聯網、直接結算。
此外,《通知》對加強和改進醫保管理服務,以及保障各項任務內容落地見效也提出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