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日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各領域正全面推進『辦事不求人』、切實改善我省營商環境工作。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迅速啟動『看病不求人』推進工作,並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完善支橕保障措施,大力推動『看病不求人』的貫徹落實。我省怎樣明晰落實『看病不求人』的著力點並有的放矢?怎樣布局近期的重點和長期規劃?怎樣准確定位制度約束和文化引導的關系,並使二者有機結合形成合力力促『看病不求人』?就這些話題,記者對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魏新剛進行了專訪。
魏新剛說,作為與百姓最為密切相關的民生領域,落實『看病不求人』是管理部門的責任和使命。而落實『看病不求人』的著力點,就是要解決『看病難』問題。『看病難』難在哪?難在找醫生專家、就診掛不上號、就醫流程繁瑣不清晰和檢查結果查詢難。這四個難點就是政府管理部門的發力點。
首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優化就醫流程。全省衛健系統4月22日~25日開展了『看病不求人』體驗行動暨赴醫院走流程查問題專項工作,覆蓋轄區內所有三級醫院、二級綜合醫院、『中心鄉鎮衛生院』、門診和住院,共收集體驗報告1655份以及經過反饋的82個問題、66條建議。這些數據為『流程再造』繼續發力提供了有效信息支橕。
魏新剛介紹,從長期來看,推進『看病不求人』需要建立制度保障。為此,省衛健委先後制定印發《關於優化醫療環境『看病不求人』實施意見》《促進『看病不求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50條措施(2019年)》和《醫務人員貫徹落實『看病不求人』『十不准』》。7月,省衛健委和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系統『看病不求人』行動方案(2019-2021年)》,要求醫療機構全面公開院務、號源、排隊、價格、費用、醫保、流程、服務、人員、導航等10個方面的醫療服務信息。優化『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我幫辦』共4類30個方面的流程。要求醫療機構從強化首診負責、醫生服務承諾、信息公開查詢、醫療知情告知、會診等5項制度建設入手,改進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
要發展『互聯網+醫療』促進『看病不求人』。6月18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發展『互聯網+醫療』,促進『看病不求人』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從省政府層面發文,進一步拓展了醫患鏈接服務方式,促進『找醫生不求人』;拓展門診就醫流程模式,促進『掛號不求人』;拓展住院救治管理制度,促進『住院不求人』;拓展診後支持機制措施,促進『查詢與結算不求人』。推動互聯網與醫療深度融合,建立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全周期的優質醫療服務。
通過一系列制度措施的貫徹落實,制約『看病不求人』的幾個難點問題,在全省得到有效緩解。
魏新剛介紹,綜合分析、研判『看病難』現象,有長期醫療衛生領域供給側問題,有百姓固有就醫習慣問題,需要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協同逐步解決。供給側問題國家正通過積極推進醫改各項政策落實逐步解決,提出要逐步實行分級診療,建立區域醫療中心,通過醫聯體、醫共體的有效協作,實現百姓有序醫療。按照國家的部署,我省正在這方面進行布局和推進。
魏新剛表示,要實現『看病不求人』,需要制度規范和文化引領兩方面同時作用,纔能收到實效。在制度建立上,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力求有力度、可操作、可持續,讓制度不僅僅『貼在牆上』,更要在醫療衛生領域從業人員的心中紮根,並成為約束、規范他們的職業操守。同時,多年來『看病找人』的習慣在一些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管理部門在建立、完善相關制度的同時,行業工作者首先要成為『看病不求人』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和踐行者。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纔能打好實現『看病不求人』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