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8月30日訊(記者 陳顯春 顧碩 許諾)30日,『壯麗70年振興看鶴城』——網絡媒體走進齊齊哈爾大型宣傳報道活動采訪團在齊齊哈爾了解到,齊齊哈爾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英雄城市,也是國家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基地。
這裡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有被稱為『國寶』的中國一重,被譽為『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企業中車齊車公司,北方兵器、華安集團等軍工企業。坐落在齊齊哈爾市的這一批『央字號』老企業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巨大活力。
這裡是一座自然生態宜居之城。面積21萬公頃、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紮龍濕地,是鳥的樂園、丹頂鶴的故鄉,全世界2000多只野生丹頂鶴在紮龍有近400只,丹頂鶴是集中華傳統文化吉祥、長壽、忠貞於一身的吉祥之鳥、文化之鳥。流經全域的嫩江滋養著530萬人民、灌溉著3500萬畝沃野良田,盛產的大宗和特色農產品廣受青睞,目前正在與廣州市共同打造齊齊哈爾供應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食品基地。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東北地區最大的市內園林龍沙公園、自然風貌保持完好的明月島,溫泉養生、動植物園、碾子山運動小鎮,濕地游、工業游、軍工游等等,構成了一幅美麗怡人的畫卷。
這裡是東北地區西北區域中心城市。齊齊哈爾位於黑、吉、蒙三省區交匯處,輻射半徑內人口逾1000萬。高速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民航開通了北上廣等國內主要城市,北京至莫斯科國際列車在此經停,是『一帶一路』通向歐洲的重要節點城市。哈齊高鐵的開通,到哈爾濱市僅需1.5小時。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等加快發展,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在黑、吉、蒙三省區西部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這裡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的活力之城。站在新時代、新起點,齊齊哈爾人延續了歷史的雄渾血脈,繼承了歷代先進人物自強不息的精神,精益求精,大膽創新,永不止步。這個城市到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300多萬農民在這裡辛勤耕作,40多萬大中專和中小學學生在這裡生活學習,近30萬產業工人在這裡紮根、忙碌和奉獻,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在這裡創新創業。讀書會、音樂會、演唱會、話劇和馬戲演出等各種文化活動豐富著鶴城人的生活,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電商大會、汽車博覽會、小商品博覽會等各種商貿會展增進了與世界和全國各個地區的交流。在這裡,世界最大的1.5萬噸水壓機由中國一重制造,飛鶴乳業嬰幼兒奶粉成為亞洲第一品牌,是中國每年舉辦冰球賽事最多、培養冰球教練和運動員最多的城市,是北緯47度以北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一座充滿發展活力、散發無限魅力的城市。
這70年,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近年來,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使老企業煥發新的生機,建成了比較完備的裝備制造產業體系,中國一重生產規模和效益迅速增加,中車齊車貨車業務板塊總部落戶齊齊哈爾市,北滿特鋼與建龍集團完成重整激發出新的活力,總投資40億元的紫金銅產業園項目即將投產,國家裝備工業基地得到了鞏固提昇。不斷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建設,全市建成了一批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昂昂溪龍江阜豐、訥河鴻展、富裕益海嘉裡等食品加工項目相繼進駐,飛鶴乳業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正在打造以元盛和牛為代表的國家高端肉牛培育基地。以此為基礎,積極推動裝備制造和食品工業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多個百億級龍頭企業建設。
這70年,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新中國成立初期齊齊哈爾城市基礎設施薄弱。齊齊哈爾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具有標志性的勞動湖改造、中華路改造、中心廣場、和平廣場、南苑新鶴城、北苑鳳凰城、萬達廣場等相繼建設完成,建設了4座嫩江大橋,中心城區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了5倍,城市人口增長了5.3倍。盡管歷經多年建設改造,齊齊哈爾始終保持組團式城市結構,始終保持大氣疏朗的城市風格。縣城、鄉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漸次完成通縣、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城鄉協同發展步伐加快,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經過不懈努力,齊齊哈爾已經成為北緯47°線上一座美麗整潔、獨具特色的現代城市。
這70年,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70年來,群眾的生活由飢寒向溫飽,又由溫飽向小康邁進。1949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0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283元,城市人均住房面積由1990年的5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1平方米。城鄉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先進生產技術和方式的普及,促進農民從刀耕火種的繁重勞作中逐漸解放出來,向高品質的生活邁進。城市居民生產生活設施更加齊全完善,辦事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人民的生活狀態安逸祥和,齊齊哈爾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中國唯一的國際老年友好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