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撫北村玫瑰香飄扶貧路
2019-09-05 10:57:5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心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玫瑰花產業讓王志霞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黑龍江日報9月5日訊 初秋,綏棱縣泥爾河鄉撫北村的玫瑰園剛結束了最新一茬采摘期,近千株玫瑰被集束打包,這些『扶貧玫瑰』馬上將出現在哈爾濱、綏化等地的大型花卉市場。

  玫瑰種植產業從無到有,從單一品種到如今的爭奇斗艷,黑龍江科技大學派駐撫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齊秀強坦言:『在北緯47度種植玫瑰是大膽的嘗試,也是科技扶貧的一次成功試水。』

  作為工作隊隊長,吃農家飯長大的齊秀強既有著原鄉者的熟識,又帶來了外鄉人的巧思。寒地黑土種玫瑰這個看似異想天開的做法,卻在科技的助推下成為撫北村的立村支柱產業,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齊秀強介紹說,目前,在玫瑰園區大面積種植的『龍玫一號』是一個專利品種,該品種不但順利實現了北緯47°的寒地越冬,而且花瓣多、品相好、顏色正等優勢,也讓『龍玫一號』在線上線下迅速搶佔市場。

  玫瑰園的順利達產讓撫北村有了脫貧底氣,也改變了村民傳統的農耕觀念。2017年末工作隊引進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第四代節能日光智能溫室。日光溫室大棚比普通大棚高出30厘米,不但方便覆膜越冬,更可防止滴水破壞玫瑰品相。四層覆膜技術讓即使在極寒天氣下棚內溫度仍可保持在15攝氏度,突破了玫瑰花種植的地域限制。今年,工作隊利用扶貧資金建成了佔地200平方米的保鮮庫,延長了玫瑰花的花期,也可實現錯峰銷售,讓玫瑰花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

  如今,玫瑰園已經成為撫北村的立村產業,園區成立以來,先後有24戶貧困戶在玫瑰園務工增收。貧困戶王志霞拿著每天80元的工資擺脫了貧困。

  泥爾河鄉黨委書記曹偉介紹道,撫北村玫瑰園項目的成功,是科技助力扶貧產業發展的典型代表,也為下一步即將打造開發的鄉村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黑土地種植玫瑰是個新鮮事兒,已經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來,就為一賞黑土玫瑰的驚艷。玫瑰將與弱鹼水、鴨稻米一樣成為泥爾河的新標簽。

  如今的撫北村在花香中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鼓起村民口袋,還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2018年,玫瑰園區成為省農科院新技術試驗基地、綏棱縣職校農村文化職業教育和農民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