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1日訊 (記者 孫英鑫) 伴隨著鐵路日新月異的發展,車站的各項設備設施越來越人性化、科技化,旅客走進寬敞明亮的候車室心情更好了,臉上的笑容更多了。11日,記者走進哈爾濱站,感受了智能安檢設備的獨特『魅力』。

長條形帶尖角的是刀,長方形顆粒狀、呈淡綠色的是鞭炮……普通的電擊器在X射線成像儀中呈手電形狀,但如今新型的電擊器,大小就一個U盤那麼大,隱蔽性很高。但是在雙源雙視角多角度成像儀的顯示下,更能讓危險品『無處遁形』
『旅客通過自助閘機後,進入身檢區域,我們新配備的智能身檢門具備智能識別危險品的功能』哈爾濱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出行客流增多。從前的身檢只能在檢測到危險品後發出報警,更多的要依靠身檢員檢查。
新配備的智能身檢門具備液晶顯示功能,能夠根據不同材質的危險品顯示危險品放置位置,身檢員能夠根據顯示屏成像准確確認危險品位置。原來用於檢測旅客包裹的安檢儀也由單側成像更換為雙源雙視角多角度成像,成像更清晰,有效防止危險品進站,大大提高旅客出行安全。
作為哈爾濱火車站的安檢『大拿』,趙廣宇手機中有幾百張危險品照片,有相當一部分是同一物品不同角度的照片。趙廣宇說,他在培訓中只要『接觸到了新型危險品圖片,就用手機拍下留存;在工作中發現了罕見的危險品,也習慣性地把在安檢儀中物品的成像照片留存下來』。
日積月累,各種危險品的照片已經佔據了趙廣宇手機相冊的『半壁江山』。沒事的時候,他總是喜歡翻翻這些危險品照片,以便加深印象。有百年歷史的哈爾濱火車站如今通過人臉識別實名制閘機、自動售取票機、自動檢票閘機等為旅客提供全自助服務。
暑運期間,哈爾濱站客流達到高峰,趙廣宇每天要檢查八千多個箱包,最多時有一萬多個。每次看監控,趙廣宇都要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屏,甚至都不敢眨眼。『一個安檢儀裡最多時有5個包,眨一次眼可能就會漏檢一個,危險品如果流進車站和車上,旅客安全都會受到威脅。作為安檢員,每天面對的都是些「小事」,但為旅客的平安把好第一道關,這可不是「小事」』趙廣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