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農民要致富,誰都擋不住。而治理髒亂差,卻沒啥好招法。近年來,大慶市大同區雙榆樹鄉推行『四項工作機制』,用接地氣的『土辦法』持續打攻堅戰,走出一條花錢少、效果好、可復制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之路。
雙榆樹鄉轄6個行政村、37個自然屯,總戶數5110戶,總人口17466人。大同區3個省級貧困村都在這個鄉,是全區8個鄉鎮中財力最弱、基礎最差的一個。但提起人居環境衛生,卻是響當當的樣板。
『現在村裡哪兒埋汰,大家都看不順眼了』
雙榆樹村蒙古屯,紅磚路縱橫交錯。由於修建時間久遠,路已看不出原色,也不見一點垃圾或牲畜糞便等雜物。每條路兩邊都是五顏六色的花海。小廣場旁,醒目地矗立著『衛生責任區分布圖』標牌,一條條清晰的黑線將各家各戶隔成獨立的責任區;『咱屯文明榜』上,是衛生文明戶、示范戶身披紅綬帶的照片,個個喜笑顏開。
『全屯97戶都在責任區格子裡,房前屋後和道路等公共區域衛生由哪家負責,一目了然。沒人住的人家,我包了。』屯長王樹利告訴記者:『全屯環境衛生360度沒死角,花種都是統一購買的,家家戶戶不落空,夏天統一澆了兩遍水。』
屯東頭矗立著鐵皮垃圾箱。王樹利介紹,從前屯裡『蒿子沒過人,車過都刮門』,別說講衛生了。經過近三年的環境衛生治理,各家連髒水都要先倒進自家後院的沈坑裡過濾,撈出乾貨裝袋倒進垃圾箱,滿院滿街潑髒水已成歷史。
村民吳桂坤家,50多只雞、兩頭豬都在後院規規矩矩地圈養著,用鐵絲網罩住、厚塑料封頂的苞米囤也很整潔。『我評上衛生示范戶,獎品是3000塊紅磚,值1000多塊錢呢。現在村裡哪兒埋汰,大家都看不順眼,人人都變成了乾淨人。』吳桂坤笑著說。
『喊一嗓子發個視頻,六七十歲的老人都上陣』
向陽村黨群服務中心裡,鄉風文明超市的商品小到手套、盤子、牙膏毛巾、螺絲刀,大到電熱壺、電炒鍋、被子、絞肉機,40多種商品幾乎涵蓋了農民生活所需各種物件。
看記者翻看厚厚的『積分申請記錄簿』、『農戶積分商品兌現記錄簿』,村支書莊得波介紹,從今年4月開始,村民參與環境改善就能獲得積分,例如參加義務保潔積10分、幫別人家打掃衛生積20分,一分相當於3毛錢,每個月固定日期到鄉風文明超市兌換可心的商品。成立鄉風文明議事會,按照申請積分、議事會審議、兩次公示、積分兌換的程序,鼓勵村民投身環境衛生治理,同時對髒亂差等行為進行扣分懲罰。『大家伙好幾個月都不來兌換了,都奔著幾百元錢的「牛奶被」使勁呢。』指著駐村扶貧工作隊捐贈的『牛奶被』,莊得波告訴記者。鄉長馮小明說,今年鄉裡籌集了價值10餘萬元的超市商品,4月初開業以來,已經兌換了四五萬元的商品。
記者發現,超市裡商品包裝上都貼有『大同區雙榆樹鄉鄉風文明超市』的統一標識,繪有黨徽、魚、麥穗圖案,提示、激勵意味明顯。村裡環境衛生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各村屯都有微信群,我在裡面喊一嗓子,或發個短視頻,就連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揮鍬拿掃帚上陣,那勁頭纔足呢。』
『只要挨家挨戶跑,衛生沒個搞不好』
2016年,在全鄉環境衛生檢查評比中,新華村東北屯排了個倒數第一。『咱這大屯子,埋汰點不算事兒,瞎講究啥玩意。』老人這麼說,年輕人也這麼看。2017年,屯裡評出26個文明戶、4個示范戶,『曬一曬』『比一比』之下,風頭大變。
『進屯到處蒿子草,老少都被蚊子咬。』站在屯裡的小廣場旁,屯長李忠寶回憶,當年這廣場就是個臭水坑,夏天蒿草瘋長,小孩子鑽進去藏貓貓,一身稀泥一身臭味,大人也見慣不怪。這三年全鄉持續整治環境衛生,填平臭水坑、劃分責任區、評文明戶。文明戶、示范戶1戶帶3戶,沒人的農戶屯長負責,帶動全屯96戶家家講衛生。現在無論老幼都會處理髒水和垃圾了,講究點的從田裡回家,第一件事是換件衣服換雙鞋。
『政府號召搞衛生,書記屯長別發蒙。只要挨家挨戶跑,環境沒個搞不好。』提起村民自編的順口溜,李忠寶總結說,只要書記、村主任、屯長們腿勤、眼勤、手勤,把黨員、親朋好友和村民都帶起來,環境衛生沒個整不好的。『原來很多村民家都垃圾遍地,現在反倒把房前屋後的屯路當成自己家,收拾得乾乾淨淨。你說,這變化大不大?』
四個實招開路村容村貌整潔成為常態
四個實招開路,三年堅持不懈,雙榆樹鄉清走了一座座垃圾山,解開了百姓的習慣癥結,村容村貌整潔成為常態。
全過程統籌。與基層黨建對接,建立聯系百姓機制,傳遞科普知識和社會新風,激發農戶內生動力。與鄉風文明對接,打造全覆蓋的鄉風文明超市,引導民風向上、向善。與百姓福祉對接,堅持花小錢辦大事、調民力惠民生,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深入持久。
全方位動員。強化宣傳動員乾,以獎勵促參與,以心動促行動。典型示范引領乾,打造樣本、建立模式,實行文明戶『一帶三』,帶動農戶主動參與。乾部帶頭推動乾,村屯乾部實行『一帶六』,以點帶面推動農戶全面參與。
全領域整治。全面落實責任區管理機制,建立『四級』責任體系。戶分類,各戶負責自家和公共部分的衛生清理,在院內設置垃圾臨時存放點,定期運送到屯外垃圾存放點,分類處置;屯收集,屯長監督垃圾儲存及外運,清理衛生死角,集中運送到屯外垃圾存放點;村投放,各村實行包屯制,負責村屯路兩側、廢棄地、林地露天堆放的垃圾以及河湖、溝渠周邊的垃圾清理,定期投放到鄉垃圾中轉站;鄉轉運,鄉政府督導各村,保證垃圾中轉站正常運行,統一運送至垃圾處理廠。
責權利統一。抓好『一考三評』。『一考』,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環境衛生工資2000元,屯長按管轄戶數,每戶掛工資20元;鄉政府每年對6次檢查、抽查結果分檔排名,年底對各村綜合排名,排名最後的屯長淘汰。『三評』,評衛生文明戶,授牌、表彰、發獎品;評衛生文明屯,文明屯屯長按管轄戶數每戶10元獎勵工資,示范屯屯長額外獎勵1000元,每評一個文明屯獎勵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各500元,文明屯全覆蓋的村額外獎勵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各2000元;評衛生文明村,年底綜合排名前三的村,分別獎勵1萬元、8000元、6000元。
據統計,3年來全鄉共清理柴草垛1200餘垛,各類生活垃圾2300多噸,評選衛生文明戶842戶、衛生文明屯23個、衛生示范屯12個、衛生文明先進村6個。鄉長馮小明介紹,鄉裡全年人居環境治理投入纔10多萬元,分攤到每個人纔幾元錢。2017年,該鄉3個村獲省農委美麗鄉村建設獎勵,全市獲獎鄉鎮僅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