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走龍江大地 看今昔巨變】慶安:小興安嶺腳下的『慶安香』
2019-09-30 16:5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寫在前面的話——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龍江自強不息!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回望過去,70年來,龍江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滿載榮光的『共和國長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昔日人跡罕至、泡澤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大糧倉』……廣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勞質朴的龍江兒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砥礪奮進,譜寫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篇章,與共和國同頻共振,高歌猛進。

  為時代放歌,為歷史畫像。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來之即,東北網啟動了『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活動。三支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誓師出擊,在這個分外涼爽的北國盛夏,走向正生機勃發的黑土地。我們將牢記新時期媒體的初心與使命,增強腳力、眼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長年輪,用鏡頭和筆端去感知時代的體溫,觸摸發展的脈動;我們將發揮媒體融合的威力,增強腦力、筆力,用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傳播載體,撫今追昔,用鮮活的事實、生動的數據展現滄桑巨變,描畫龍江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畫卷;我們將帶著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尋和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動實踐,那一定是鼓點鏗鏘,蕩氣回腸!

  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發,是為了不忘昨天,無愧今天,更是為了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們將揮灑激情和汗水,濃墨重彩謳歌這片熱土,為龍江加油!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東北網9月30日電(記者 孫英鑫 許諾)慶安,境內三山環繞、七河開源、九河匯流,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慶安水稻試驗田。宣傳部供圖

稻田一角。宣傳部供圖

稻田全景航拍。宣傳部供圖

  在這片豐饒的土地上,有一種米香,叫做『慶安香』。2018年,慶安大米品牌價值達到108億元。2019年,慶安大米位列全國農產品區域品牌排名30位,大米品牌排名第3位。

  近日,東北網『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采訪組來到慶安了解一個超級品牌的鍛造昇華歷程。

  『慶安大米品牌打造經歷了兩個階段,』慶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合江介紹,在90年代初,慶安縣委老書記廉繼頗帶著電飯鍋到北京賣米,曾轟動京城。那段時間,慶安大米在北京一天能賣出一個火車皮(60噸)。

慶安水稻田。宣傳部供圖

  1994年,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向『慶泉』牌大米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使慶安成為全國最早發展綠色食品的地區之一。2004年初,慶安縣對『慶安大米』進行了域名注冊,標志著慶安大米品牌初步成型。

  2001開始慶安縣連續舉辦了五屆中國·慶安綠色食品節,使慶安綠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綠色食品增加到5大類31個品牌,基地認證面積達到201萬畝。2009年,『慶安大米』以33.69億元的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列全國大米品牌第二位。2014年,慶安大米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識保護產品,完成了品牌壯大階段。

農民豐收節。宣傳部供圖

  2015年,慶安縣委縣政府聘請了浙江大學品牌研究院進行區域品牌策劃,從生態、土壤積溫、種植模式、種植標准、加工工藝等五個方面構建了五個文化符號,最終確立了『有一種米香叫慶安香』的核心價值符號。實現了『慶安大米』品牌的再次昇級。

  慶安大米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從慶安舉辦水稻文化節開始。孫合江說,慶安從2016年開始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水稻文化節,重點研討大米的『美食性、功能性、文化性』三性和『品種、品質、品相、品味、品牌』五品。

慶安農業局孫合江查找大米成分對比資料。東北網記者 趙紅星 攝

  慶安享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的美譽。全縣優質品種應用面積達到90%以上,155萬畝水稻全部實現綠色種植,其中有機種植達到20萬畝。采訪中,孫合江拿出一份慶安大米國家權威檢測報告,慶安大米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B和鈣、鐵、鋅、硒等多種礦物質元素。2018年,慶安大米品牌價值達到108億元。

中國十大好吃米飯慶安大米。宣傳部供圖

  種好米賣好價,讓農民增收,讓企業有利潤,讓地方財政有收入。慶安大米品牌的崛起,印證了農業也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正確性與必要性。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走龍江大地 看今昔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