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村顏值高,村民心裡美。記者劉心楊攝
黑龍江日報10月4日訊 『從縣城到我們村40公裡路,這趕上連雨天,有一段路不太好走,但到我們村就敞亮了,我們村可漂亮了。』省紀委監委駐樺南縣孟家崗鎮樓山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宏,說起自己工作的地方,語氣中帶著『炫耀』。
從貧困村到脫貧村,提起樓山村,當地人也都說:『變化老大了』。說起發展變化的原因,孟家崗鎮黨委書記趙士國一語中的:『是工作隊的到來,讓這個村大變樣。』
一路一燈一廣場村民心敞亮
雨中驅車前往樓山村,進村果然柳暗花明。村裡道路平整,路邊的萬壽菊競相開放,三三兩兩的村民在路邊漫步、閑聊,兒童騎著自行車嬉戲、玩耍。恬靜而美好的鄉村景象,在樓山村已成平常。
李宏說,他今年是『接棒』駐村,從省紀委監委走出來的扶貧乾部,自然是『紀律鐵軍』,要當『扶貧先鋒』,工作一點不能含糊。樓山村2014年被列為貧困村,去年年底退出貧困序列,貧困戶67戶140人,未脫貧3戶7人。眼下的工作重點是鞏固提高,用村民的話說,讓小日子更『得勁兒』。
到底樓山村以前啥樣?村民說:『俺們村的路之前叫「五大連池」,坑路加土路,坑坑都有水,都連成池子了,那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陳欽來說:『是工作隊給我們修路、建廣場,村裡還安裝了路燈。他們一來,我們村一天一個樣,這幾年真是大變樣。』
李宏說,前任工作隊隊長真抓實乾,打下了好底子。省紀委監委有關領導多次到定點扶貧的樓山村進行調研指導,研究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實際問題,協調省直有關部門解決資金難題。如今,樓山村電力設施、通訊、網絡設施已全覆蓋,村內道路全部硬化,飲用水是自來水,衛生所設施齊全。2018年以來,工作隊多方籌措資金進行村道改造,協調相關部門維修村內道路4330米,並全部完成了路邊溝改造。今年,工作隊要乘勢而上,把村基礎設施整體改造提昇也擺上日程。
一家一戶一心幫好日子寫臉上
樓山村告別舊貌換新顏,村民的幸福寫在臉上。74歲貧困戶張寶財住進了幸福大院,『以前的土坯房都要倒了,住進了幸福大院,我這日子真幸福。』幸福大院有10戶,已經入住了9戶。冬天取暖,夏天種菜,工作隊事事親為。
2018年9月,貧困戶李德春告別了30多年老房,搬進了新磚房。他在新家院子裡昇起了一面紅旗,感謝黨和國家的恩情,也念叨著工作隊的好。『沒有工作隊同志的幫扶,我就是做夢也想不到能搬出那個破房子……』李德春話語哽咽。他說,今年在村裡從事公益崗位,每個月賺400元,家裡還種了中草藥,日子越來越好了。
說起幫扶措施,李宏說,工作隊為一家一戶量體裁衣。樓山村村黨支部書記蔡寶庫說,樓山村的致貧原因是底子薄,貧困戶大多是因病、缺勞力、缺資金。李宏說,靠『輸血』拔不掉窮根,要依靠當地產業發展,結合資源條件,根據樓山村的『體質』積極『造血』。經過廣泛調研,工作隊看到萬壽菊種植成本低、周期短、適合農村閑散人員、老弱病殘等人員種植,可以成為樓山村的經濟新增長點。同時,樓山村在生物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中藥材和果樹種植都大有可為。
2019年,樓山村在工作隊的幫扶下在村裡大力推進萬壽菊和中草藥、果樹種植項目。為了挑選好的品種,隊員們一趟趟跑縣裡、市裡,甚至到省城求援,諮詢專家,聘請專業人員到村指導。
『歲數大了,莊稼活兒也乾不動。現在好了,工作隊讓俺們這些「貓家」的也下地種花,不咋累還有銷路。』78歲的村民張秀英大娘說起這些很是滿意。
念好農家小調的同時,工作隊還在引進產業項目上做文章。他們結合縣鎮村實際,為村裡爭取到了建設裝機容量300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年收益36萬元,僅這一個項目就讓貧困戶年均增收近3000元。
如今,4萬株萬壽菊在村裡綻放,通過組織公益性崗位和貧困戶采摘,不斷增加村集體收入。還有100多畝中藥材、近萬棵果樹、幾千株綠化景觀樹、多個產業項目正在不斷打開樓山村的『錢景』。
致富走上快速路鄉村振興正當時
2019年5月20日,樺南縣委確定將樓山村作為全縣村級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改革試點單位。打造鄉村善治改革樣板,村委會主任陳洪奎振奮之情溢於言表:『咱們村現在是先進村,試點都從咱們村開始,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後,要奔鄉村振興使勁。』
李宏說,脫貧致富的樓山村裡一個個扶貧產業落地生根,村民們有了勁頭和奔頭。尤其是村民們親身見證了工作隊到來後給村裡帶來的巨大變化,都說,只要是工作隊讓咱乾的事,心裡就有底。村民戚叢化說,駐村乾部是真把咱樓山村當家呀,他們風裡來雨裡去,走田間坐地頭,讓人又心疼又敬佩。
今年,李宏重新梳理愛心超市的運行模式,希望用愛心超市獨特的獎勵機制,激發村民內生動力,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讓村民更有精氣神。
樓山村脫貧了,重整行裝再出發。從鞏固提昇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將打造多元產業項目、鞏固加強基礎設施、提昇村民幸福感……他們正積極謀劃著樓山村振興發展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