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訊(記者 王春穎 安澤)17日上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1場——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專場發布會舉行。省林業和草原局、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情況。

『保育修造昇』五招守護好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這10個字,道破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辯證關系,定位了生態資本和經濟資本轉換的價值關系。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東旭表示,從黑龍江林業長期發展的實踐看,對『兩座山』關系的認知,大致經歷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重采輕育』時期,主要是為新中國經濟建設提供大量的森林資源支橕。第二個時期,是『兩危』時期,為了追求經濟發展,用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導致經濟發展、資源匱乏和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凸顯,林業進入了資源危機和經濟危困的『兩危』時期。第三個時期,是『保護優先修復』時期,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並行。
王東旭表示,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要從『保、育、修、造、昇』五個方面入手。保,就是加大對生態資源的保護力度,減少破壞和無序利用。育,就是通過實施好天保工程培育好森林資源。修,就是加大對開墾破壞的林地、濕地、草原的修復力度,科學、持續進行退耕還林、還濕和還草。造,就是持續的開展大規模的國土綠化行動,綠化龍江大地。昇,就是通過天保工程的科學實施,精准提昇森林林份質量,形成黑龍江木材戰略儲備優勢。到2018年底,我省林業經濟總產值實現了1950億元,比十八大前增加了700多億。黑龍江省就是要通過大力發展林業經濟、林區經濟實現金山銀山。
推進『多規合一』 統籌空間布局
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有機融合,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明確提出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提出的『五個安全』戰略定位為統領,統籌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建路介紹道,為此,我省一是成立了以省長為主任的省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強化頂層設計,統籌謀劃推進;二是編制了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方案,各項工作全面展開;三是啟動對上輪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評估工作,開展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四是加快推進村莊規劃管理工作。
馬建路廳長表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是一項全局性、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希望社會各界給予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省自然資源廳將在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資源部的堅強領導下,尊重自然規律,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加快建立完善我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
堅持不懈改善水環境質量
松花江水質改善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從2006年開始,省委省政府把松花江水污染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從十一五、十二五到十三五,持續發力,現在的治理成效還比較明顯。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叢麗介紹道,在改善松花江水質期間,全省上下重點做了四項工作。第一是全流域監測,幾十名環境監測人員,四季堅守在崗位上,第一時間觀察水質變化,第一時間預測風險,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另外加強了全流域監測,通過這些監測數據,充分保障了全省的松花江水質安全。第二是在全省推動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現在縣級以上的城市,基本都建設了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得到有效的治理,減少向松花江排污的總量。第三是對松花江流域風險企業進行了搬遷和關閉,目前沿江的化工、制藥、焦化等企業大多已經撤出。第四是加強制度的建設,我省出臺了《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條例》。
今年1至9月份,松花江乾流水質是優,這是數據指標。『其實如果大家留心的話,更能從一些現象上看到,我們現在江邊釣魚的很多,釣上來的魚也很大,種類也很豐富。省魚類資源研究所的調查證明我們松花江水質的改善,』叢麗廳長表示,一是珍稀魚類重現松花江,比如哲羅、細鱗、大馬哈、烏蘇裡白鮭,這些魚類對水質要求非常高,水質既要清澈,含氧量也要高,現在這種魚重現松花江,標志著松花江不僅水質改善,而且水生態得到了恢復。另一個指標就是經濟魚類,像鯉魚、鰱魚也在逐年增多,所以松花江的水質目前是非常優良的。
傾力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
碧水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標志性戰役之一,其中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是打好碧水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一措施,努力來實現我省河湖水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曉峰告訴記者們,2015年至2018年,全省新建生活污水處理廠23座,日處理規模達到486萬噸,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1%;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8%,提前達到國家85%的標准要求。2019年,我省編制了《黑龍江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圍繞提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和處理體系建設,從過去較為粗放的建廠建網單一行為,逐步轉向以有效提昇管網收集能力和提昇污水處理廠處理效能為主要目標的體系建設和過程監管。預計到2020年底,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將大幅提高,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587萬噸。
『為實現這一目標,省住建廳將主要采取四項措施,』賴曉峰廳長表示,第一將編制完成省級污水處理設施布局規劃,到明年年底,規劃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01萬噸,新建污水管網2487公裡。第二將實施整體招商,選定在全國行業排名前五名的大企業來龍江參與我省區域污水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第三將128個污水收集處理項目納入全省百大項目管理,實行旬調度、季檢查、半年通報、年終考核,建立審批綠色通道,預計年底,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30億元;其中,新建污水管網700公裡,污水收集能力進一步提昇。第四將全省全部84座一級B排放標准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到一級A標准,切實提高城市周邊水域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