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菊貞組織村民進行民俗表演。
黑龍江日報10月28日訊 『突破思維壁壘,融化意識堅冰;引來知識的熱流,灌溉荒蕪;探索造血機制,打造經典樣本,用開拓耕耘夢想,用發展追求幸福。有一種力量叫做智慧,有一種希望叫做創新!』這是《攻堅的力量——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節目》創新獎的頒獎詞,冷菊貞獲得創新獎。手捧沈甸甸的獎杯,她心裡仍想著小南河村的農忙事兒。
『我是饒河縣西林子鄉小南河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冷菊貞。』2015年11月,冷菊貞成為一名駐村乾部,全省為數不多的女駐村第一書記。
初見冷菊貞,是2018年冬天,小南河村的福屋裡。到過小南河的人都知道,福屋是冷菊貞在村裡的駐地,其實她剛駐村時還沒有『福屋』。村民至今還記得冷菊貞初到村裡的樣子:『穿著長羽絨服,背著攝影包,聽說她帶來了兩千萬,一問卻說一分錢沒有。』最初的冷菊貞讓村民有些失望,沒成想她卻給全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
福屋是小南河的網紅打卡地,今年已是冷菊貞住在這裡的第5個年頭。
初識小南河窮但美
很多人因為冷菊貞知道小南河。冷菊貞初識小南河卻因手中的相機,烏蘇裡江畔、大頂子山下,白雪皚皚……駐村之前,冷菊貞鏡像中的小南河便是美的。
10月17日,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冷菊貞作為獲獎代表作事跡報告,《新船歌唱醒小南河》是她的報告題目。
冷菊貞講到:心裡總想為這裡做點事。2015年11月我等到了這個機會,我來到了小南河村任第一書記。我是帶著一團火來的,迎頭卻是一大盆冷水。第一次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上,我剛說了兩句,一位村民打斷我,『聽說你帶了兩千萬來的?』我笑著說,『一分錢都沒有,我就是來帶著大家乾事的。』他一撂臉子說: 『沒錢你來乾啥?』一摔門就走了。
與村民的初相識並不美好,但冷菊貞並沒有放在心上。為啥要堅定地發展旅游呢?因地制宜,這是冷菊貞的答案。冷菊貞告訴記者,她研究了小南河村的歷史、人文,小南河村離烏蘇裡江不到12公裡,離珍寶島濕地等景區幾十公裡。乍一看,村子確實窮,但從攝影和旅游的角度看,這裡又很富有。它就在大頂子山下,還有兩條山泉環繞著村莊,村裡有關東特色的木刻楞老屋大院,保留了一些老磨盤、老作坊,還有過去的老講究和獨特的匠人故事……地理加上原生態,這就是民俗。『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冷菊貞說,小南河便是力證。
再看小南河美而火
發展鄉村旅游是冷菊貞駐村之後與村民商定的思路。『我和村民說,不用大家花錢,投入勞動就行。村民不好意思給我潑冷水,便跟著我乾。』利用村裡的木刻楞老屋大院,打造『農家樂』。掛苞米串、翻修磨盤、找木匠做爬犁,村裡陸續有了福屋、喜屋等標志性場所。投入不大,但很快便見了成果。
2015年冬天,沈寂的小南河經過一番簡單雕琢引來了游客,冷菊貞帶著村民迎接著一撥又一撥的熱鬧場面。一個來自浙江近30人的旅游團通過微信平臺的傳播走進了小南河,游客拉著爬犁在雪地裡飛跑,在河道上滑冰板打雪仗,筋疲力盡纔回到農家的大炕上。那一組滿村的大紅燈籠還有穿著老棉襖的照片不知道笑翻了多少城裡人。『大頂子山關東情——小南河農家攝影旅游基地』迎來了首批游客。這讓村民意識到:『冷書記還真不是瞎胡鬧,跟著她乾旅游八成行。』
旅游打開了小南河的大門,冷菊貞帶著手中的相機思考著,拍攝著。2016年臘月二十七,冷菊貞拍攝了《全村點燈》;除夕夜,她獨自踏著沒膝深的積雪,在山頂拍攝了小南河村的《紅燈高掛》,那一年的大年初二,游客便開始湧進小南河村。旅游帶給村民的收益是實打實的。
這幾年,小南河火了。冷菊貞說,游客來小南河看的就是民俗風情、特色景觀。我們包餃子、舞龍、搓苞米、轉秋千,男女老少都用上了,組織了『二月二開耕節』 『五一三天樂』『端午一日游』『七夕乞巧節』『中秋情』等民俗項目。浙江衛視《我們十七歲》劇組來到小南河村拍攝『過大年』;《黑金部落》影視基地和民俗外景地也在小南河村落戶。福屋裡有很多明星來到小南河留下的影像,小南河真火了!
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路對了,村民的乾勁更足了。在冷菊貞的倡議下,小南河村成立了旅游協會。
未來小南河目標是振興
旅游提高了知名度,持續增收還要靠產業。村裡注冊了『小南河村』『南河冷菊』等4件37類商標,通過村集體、村民和企業共同入股成立了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並有了主打產品——小南河辣椒醬。現在,小南河辣椒醬作為旅游產品已經上過多次大型展會,依靠旅游帶動旅游產品,冷菊貞總是想在前頭,乾在前頭。
小南河村有了百畝向日葵和油菜花海,有了新一代黨員帶頭,從軟弱渙散黨組織到全市優秀基層黨組織,被國家旅游局列入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能人帶戶扶持項目,被住建部列為規劃設計示范村。從發展旅游開始,全村累計接待游客3萬餘人,營業收入400餘萬元。脫貧戶楊嬸子逢人就說:『苦了半輩子了,沒想到還能住上政府給蓋的新房,沒想到我家的土雞蛋不夠賣,更沒想到我還加入了旅游協會享受分紅。』
冷菊貞還是福屋裡的扶貧人,福屋裡的一方小炕便是冷菊貞的住處和辦公場地。身著棉襖和厚厚棉靴是冷菊貞冬天最平常的裝備,粗茶淡飯是她最習慣的飲食。當初總愛發表不同意見的董連營當上了村支書,對冷菊貞很服氣。他對記者說:『你看我們冷書記哪有一點坐過辦公室的影子,比我們農村人更像農村人。』
這些年,冷菊貞經常走上領獎臺。她獲得了2016『感動龍江』十大人物、2017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百名優秀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2018年當選為全國婦女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2019年『全國三八紅旗手』,2019年全國第九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榮譽。這些年,冷菊貞長出不少白發,但她卻是村民們心中最美的。
如今,小南河村每年都掛起紅紅的燈籠,冷菊貞希望這種紅火一直持續下去。她說,小南河已經脫貧了,未來的目標是振興。
冷菊貞說,她想寫一部有關小南河的小說,卻沒有時間。殊不知,在小南河的發展歷程中,她早已是故事的主人公,而且是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