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近日,在龍江縣?崗鄉靠山村村委會裡,傳出了激烈的爭吵聲……
『在這次我們村開展清資產、清資源、清合同,化解涉農矛盾糾紛、不良債務,收繳長期拖欠的村集體資源承包費「清、化、收」工作中,經過土地確權後全村農民大部分都有多耕地的現象,村裡按規定讓農民交多出耕地的承包費,這是三七屯的幾個農民不認同就來村裡找我們理論來了。我們已經跟他們解釋半天了,他們不滿意,這不我們剛把他們屯的鄉賢李國來找過來正在跟他們談呢。』剛從屋裡出來的靠山村黨總支副書記劉濱向記者解釋了原因。
在與劉濱交流的過程中,屋裡的聲音平靜很多,這時一個聲音逐漸清晰起來;『咱們去年的土地確權大家都看到了,那是國家用最先進設備進行了現場勘探,結果不會有問題。另外大家自己心中也都有數,這些年拱了多少地頭開了多少荒地,這次的「清、化、收」,大家還想法不責眾溜過去,不可能的。我家的已經向村裡交完了,誰家困難臨時拿不出錢來我可以替他墊付。但是,有一點一定得明白,想不交錢還白種地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話落寂靜了一下,屋內又傳出了一陣低聲討論的聲音。劉濱告訴記者,剛纔說話的就是三七屯鄉賢李國來。不一會兒,記者看到屋門打開了,七八個農民從屋裡走出來,知道他們的問題解決了。
據了解,為深入開展『黨建引領、三網融合』基層治理新機制工作,弘揚鄉賢文化,切實發揮鄉賢在推進鄉村發展建設中的引領帶動作用,靠山村黨總支通過『四議兩公開』的形式,按照『十好』標准,從老黨員、老乾部、退伍軍人、致富大戶、各類協會負責人等優秀群體中評選出10位鄉賢,達到每個屯一位。目前,這10位鄉賢在全村的『清、化、收』工作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龍江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趙延新介紹,龍江縣在堅持村民自治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德治的作用,建立樂鄉賢評選和激勵機制,從老黨員、老乾部、老教師、老軍人、致富大戶、各類協會負責人等優秀群體中評選鄉賢,充分發揮鄉賢德高望重的優勢,目前全縣已經評選鄉賢1105位。新鄉賢是心系鄉土、有公益心的社會賢達,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他們是新文化、新觀念、新思想、新技能的傳播者。新鄉賢既可以協調和化解鄉村鄰裡之間的矛盾,也能以他們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新農村建設和社會治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鄉民、反哺家鄉,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益處。鄉賢文化是龍江縣開創基層社會自治、法治、德治新模式,隨著新鄉賢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成熟,必將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