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走街串巷訪百家》姜喜成: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2019-11-26 14:11: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26日訊(記者 周秘)姜喜成居住於鶴崗市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自中專畢業以來,一直紮根於東方村,致力發展新型農業。多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立足實際,帶頭致富,並且不忘左鄰右捨,為改善村民生活和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貢獻積極的力量。

  學習科技,提昇能力

  姜喜成土生土長在農村,對本鄉本土有著深厚的感情,自己創業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也是他的追求。幾年來,通過參加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等途徑使自己的文化水平逐漸提高,同時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敢於向別人請教,認真學習別人的良好經驗,為創業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創業發展,增收致富

  積極發展養殖業。2012年4月,姜喜成成立了大成淡水養殖基地,佔地面積17公頃,養殖水面200畝。同時,利用水面發展立體養殖。2018年養殖肉禽5000餘只,其中為42戶貧困戶托養肉鵝1600餘只。通過不斷加大養殖投入,擴大養殖規模,目前,漁業發展態勢良好,並成功取得國家綠色魚類認證『龍疆?』。2019年1月,成功舉辦了冬捕旅游文化節活動,提昇了綏濱縣『魚米之鄉』的影響力。

  大力發展種植業。2013年,圍繞農業規模化種植,擴大土地種殖面積,到臨近村屯承租土地,當年經營土地3210畝,由於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使種植的3210畝地顆粒無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他並沒有氣餒。2014年春,他和自家兄弟想方設法自籌資金,建立成大家庭農場,成立了集種養結合、休閑農業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場,201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現種植面積7800餘畝,其中水稻1500畝,大豆1000畝,玉米5000餘畝,國家級健康示范養殖場水面200餘畝。2018年總收入700餘萬元,純利潤130餘萬元。

  著力發展服務業。成大家庭農場現有大型農機具40餘輛,目前,固定資產800餘萬元。這些大中型農機為種植生產、植保、收割贏得了農時,並為周邊村民提供現代農機服務。在農業生產中,與科研院所聯系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實施科學種植,糧食畝產逐年提高,收入穩定增加。同時,他把自己已有的科學種植經驗向村裡的種植能手大力宣傳並指導村民種植,幫助村民出謀劃策、解難解惑,同時提供農業機械操作教學。家庭農場也成為一個周圍農戶學習農業科技知識、商討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應用的場所。2018年,成大家庭農場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機插秧面積達到100%,機械化操作、秸稈還田面積達到100%。

  共同富裕,富不忘本

  多年來,姜喜成始終堅持自己致富,並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發展理念,積極幫助貧困農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特別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們為貧困戶賒款供種、供肥、無償提供技術服務。使本村很多想靠種植致富又苦於資金短缺的農戶,能夠實現自己的生財願望,並通過種植增加收入來扭轉自己的貧困面貌,大大改善了生活質量。為此,成大家庭農場每年此項開支就需要貸款和自己出資100多萬元墊付,也因此深得農戶的信任和擁護。2017年成大家庭農場通過土地流轉帶動了東方村3名貧困戶脫貧,帶動26名農戶增收致富,投入6000元鏈接15個貧困戶。他還從2015年以來每年投入6000餘元資助5名特困小學生,直到他們大學畢業完成學業。2018年投入12萬元現金鏈接東方村全村貧困戶,增加貧困戶收入。

  堅持公益,回報社會

  事業的發展,使得姜喜成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在艱苦的創業中,得到了村民們無私的關心和幫助。飲水思源,應該多為村裡的村民做些貢獻,為村子的發展添磚加瓦。家庭農場長期吸納10名村內富餘勞動力來乾活,不僅如此,從2016年開始為村裡提供了臨時就業崗位累計達到150多人次。特別是2018年為保證貧困村出列,維修村外道路500多米,為19名家庭困難的村民提供幫扶救助。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新春走基層

【專題】走街串巷訪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