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訊(孫佳岩 吳志強 記者 霍梟涵)『面對未來,初心如磐,我願追隨老一輩地質學家的腳步,為我所熱愛的地質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32歲的岳洪舉參加工作8年來,從一線地質技術人員逐漸成長為項目部主任、勘查院副院長。並於今年9月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位榮獲第十七屆青年地質科技獎的地質人。
2015年,省政府啟動三年專項工作,七?一隊牢牢把握這個有利契機,科學立項,主動出擊。岳洪舉抓住這個重大的機遇,以重點成礦帶和礦化集中區為突破口,優先選擇找礦前景好、國家和省急需的優勢礦種,多方類比求證、提取有效成礦預測標志,他所申請的5個項目,全部獲批。
他帶領團隊加班加點、披星戴月,在實施礦調項目時,由於工期短、工作量大,為了如期完成任務,他和他的兄弟們經常是早晨5點上山,晚上7、8點鍾纔下山,甚至有時凌晨2點纔下山,日均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在實施孫吳縣幸福林場項目時,由於空程太長,他們乾脆背著簡易的露營裝備,工作到哪就住到哪。
隨著環保力度不斷加強,綠色勘查的理念深入人心。針對當時綠色勘查缺乏可操作性的情況,他積極鑽研綠色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積極研究改進找礦手段、方法、設備和工藝,實施地質勘查全過程環境影響最小化控制,實現找礦和環保雙贏。
參加工作以來,岳洪舉主持完成地質勘查項目共計13個,其中礦調1個、遠景調查2個、普查4個、詳查4個、勘探1個、科研1個,承擔的三年專項項目總金額近3400萬元。參與完成的普查項目1個,詳查項目1個。共發現大型超大型礦床3處、中小型礦床7處、礦點9處。創造潛在經濟價值超千億元。2019年9月,榮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七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面對這些年所取得的成果,他說,『我是個幸運兒,每一項所取得的成就背後都離不開國家所給予我們的有利發展的機遇期和大有作為的窗口期這個大環境,同時也有著我們團隊日夜苦戰和領導的辛勤付出,對此我充滿感激。』
多年來,岳洪舉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熱愛的地質事業,面對未來,他表示,將初心如磐,砥礪前行,踏著先人的足跡,揣著新人的夢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勇往直前,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