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楊忠
東北網1月10日訊
核心提示
一條條路、一座座橋、一個個大型項目,見證著城市變遷,詮釋著社會進步。近幾年來,牡丹江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了大力氣,一條條城市道路暢通無阻、一座座地標性建築拔地而起,城市筋骨日益強健,這不僅為百姓安居樂業夯實了基礎,更為經濟建設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話題聚焦
記者:2019年,平安街、『東線走廊』、南湖北路、衛校路、西十三條路、明月西路等多項民生工程落地,城市基礎設施再次邁上一個臺階,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昇。在新的一年,牡丹江市在城市建設方面又有哪些新工程要開工建設呢?
局長回應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楊忠:
2019年,市住建局在機構改革、職能變動時期,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各項任務,平安街、『東線走廊』等一批工程順利完工,為全市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助力。全年全市房地產投資將完成46億元,同比增長50%;建築業增加值實現105億元,同比增長60%。
2020年,市住建局將組織開工建設火車站北廣場及周邊改造工程,形成橋北綜合經濟商業圈,並根據資金到位情況,依次整修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慶路、天晴街等主次乾路,打通西九條路(南湖北路至海浪路)等3條斷頭路,逐步改善城市路網現狀;按照籌備省文旅大會分工,完成沿江兩岸(西十一條路至東四條路)建築物及橋梁、公園現有景觀亮化工程,打造牡丹江水幕魔幻光影秀,建設覆蓋全市各主次交通道路的旅游標識系統;謀劃建設江南體育公園,為重點學校南遷提供配套設施;結合『創城』工作,硬化市民日常反映強烈的沙土路5條,翻建整修海浪路等8條破損嚴重機動車道路和愛民街等7條人行道。
在新的一年裡,市住建局將繼續堅持從百姓居住用做起、從群眾家門口做起、從市民身邊事做起,堅持創新模式、拓展思路,積極引入戰略合作者,采用EPC全新形式組織項目建設,科學組織、精細管理,注重提昇城市文化品位,組織實施一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從而進一步提昇城市宜居、宜生、宜游載體功能,提高百姓獲得感,增強城市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