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戰』在社區防疫一線,他們想說……
2020-02-24 17:33:12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防疫乾警的心裡話

  2月20日,黑龍江高院發出號召黨員乾部下沈社區參與防疫通知後,高院直屬機關黨委首批上報至省直機關工委的132名黨員乾部整裝出發,衝向防疫一線。今天,我們把目光聚焦他們,看看他們做了哪些工作,一起來聽聽,一線防疫乾警的心裡話......

  溫情的付出

  我今天在已經隔離了13天的四季上東小區值守,社區給我派發的工作任務是為封閉隔離居民發放口罩。由於四季上東小區已有一名保潔人員確診,所以小區一、三期單元都實行全封閉管理。原以為外來值守的工作人員會對我們『另眼相看』,但通過今天的共同工作經歷,卻感受到他們的真誠奉獻和所有基層乾部的辛苦和不容易。

  跟我一起值守的許春紅大姐是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如果沒有這場疫情,這本不是她的日常工作,但自從她被分配到四季上東小區值守以來,一直認真細致、考慮周全。從快遞人員與住戶接觸的距離遠近,到保潔人員口罩是否合規有效,她時刻精准的關注著,我一直在不斷向她學習。在一樓站了4個多小時發放了200多個口罩後,我纔切身感受到原來大廳這麼陰冷,許姐卻在這個崗位堅守了9小時×13天。許姐的女兒是一名大學生,也是一名志願者,跟她的母親一樣堅守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前幾天,我還是焦躁盼著解除隔離的一員,關注的焦點不是在新增病例數據,就是什麼時候能解除隔離,今天的蔬菜什麼時候送到。現在,我纔真切的體會到,封閉隔離這層『保溫膜』外面,有多少人溫情的付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我們,維持所有小區人員的正常生活和運轉。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重要階段,作為下沈社區的黨員乾部,我們更要帶好頭、站好崗,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真正做到將為人民服務宗旨轉化為實際行動。向所有社區及物業工作者,致敬!

  黑龍江高院宣傳信息處張薇

  2月23日

  寒冷小板房裡的暖意

  電力社區門崗是個『方艙』板房,室內一張上下鋪的簡易鐵床,兩個電暖氣,加一張登記用的小桌,十分簡陋。開著電暖氣,我穿著平日上班最厚的行頭,一上午進進出出值守,雙腳也被凍得發麻。一想到在夜裡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中有人在此值崗,不禁肅然起敬。

  電力小區是電力醫院(現中醫藥大學附屬三院)家屬樓,內有醫院的多個辦公室,來往的醫護人員較多。門崗值班要一一察看進出人員的身份證、工作證或復工證明並逐一登記,工作量較大。與物業公司的兩名工作人員一同值守,相互可以照應下,詢問、登記、測體溫、消毒,樣樣不落。一位居民的親屬來送食品,想跟居民一同上樓,卻沒帶身份證,被我們『無情』地攔下。耐心勸解後,居民和親屬都願意遵守規定。因為送來的食品太多,居民要打電話讓老伴下樓取。我擔心他在院內等久了著涼,便幫他送到五樓家裡。他和老伴連聲致謝,給疫情之下的『寒涼』與『冷漠』注入一絲暖意。

  院領導來卡點走訪、慰問,青年黨員踴躍報名下沈人員緊缺的社區志願崗。組織的溫暖一直都在,組織的凝聚力也從未缺失。

  共克時艱,指日可就!

  黑龍江高院農林庭趙敬賢

  2月23日

  讓我感觸頗深的幾件小事

  今天通過在香順社區開展值守工作,切身體會到了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艱辛,社區人員、志願者、交警、基層單位人員、下沈乾部在臨時搭建的板房裡,24小時對來往人員、車輛進行排查、登記。在外面值守幾個小時,整個人都凍透了,卻沒一個人喊苦叫累,令人肅然起敬。

  今天我們在公濱路和司徒街卡口對來往人員排查、登記時,發生了幾件小事令我感觸頗深。一個中年男子稱自己胸悶難受,雖然今天他已經去了一次醫院,但仍然胸悶難忍,我們立即聯系社區人員匯報情況,社區工作人員組織安排將男子送往醫院;有位女同志准備出小區,當我們要查看小區出門證時,她含糊其辭,企圖蒙混過關,嘴裡還不停嘟囔『我也不發燒,就讓我走得了。』我和其他志願者耐心解釋,表示堅決不能放行,並將其勸返;一個年輕女孩因為小區實施嚴格管理,給她的生活帶來不便,抵觸情緒很大,一直質疑管控措施的合理性,面對我們的檢查態度蠻橫、情緒激動,不願意配合,我和志願者向她宣示政策規定,進行情緒安撫。最終她配合我們進行了信息登記。

  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成效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安全,一線工作人員不僅辛苦,還隨時面臨各種突發狀況和風險,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尊重、支持和幫助。作為一名黨員乾部,我們不僅要細致認真配合好社區工作,更要用耐心化解群眾的抵觸情緒,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黑龍江高院執行局綜合處張洪濤

  2月23日

  帶著母親的百般叮囑上『前線』

  妻子作為志願者,已經深入一線,母親得知我也報名參加了志願者後,便承擔了照顧三歲兒子的工作。被隔離居民面對十四天的隔離期,出不了門,下不了樓,家裡的柴米油鹽成了老大難,接到為他們送生活物品的任務後,我戴上口罩、防護面罩和母親的百般叮囑走出了家門。

  來到防控點領取了兩大袋生活物品,穿小街,走小巷,步行上了七樓,平了平氣息,擦了擦面罩上的霧氣,壓了壓面罩,提了提口罩,輕輕的敲了敲門。『是誰?』『您好,我是志願者,給您家送生活用品,請您接收一下。』門開了一道縫,一個人從屋內探出了頭,接過了我手裡的塑料袋,說了聲『謝謝",關上了門。走出單元門,望了望天空,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二月二,一個充滿了祝福的節日。祝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黑龍江高院刑二庭吳志辰

  2月23日

  我眼裡最美的圖景

  深入基層,纔真切感受到防疫戰爭中基層工作者的不易,他們和一線醫護人員一樣都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是最美的『逆行者』。

  為了戰勝疫情,社區工作者變身抗『疫』戰士、化身『解難書記』、變為『暴走達人』……小區卡點24小時值班值守,雖然春已至,但風仍刺骨,而站崗人員卻堅定如松,把好疫情防控的出入口。雖然到戶到人的摸排走訪,很不受『歡迎』,有時也被當做另類來看待;雖然有些居民對防疫工作有諸多不理解,甚至會惡語相向,惡拳相加;雖然平時柔弱的小女生此刻變成了女漢子,走樓串巷,為居民提供的只是最原始的『跑腿』服務……但這一切,在我眼裡變成了特別美好的圖景。這一切,只為徹底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

  有幸能親身投入到防疫的第一線,我的所為,或許很簡單,只是做好來往人員的登記,票證查驗,體溫檢測,但我依然覺得這簡單的程序此刻意義重大,它關系千家萬戶人的心安,更關系這場攻堅戰的輸贏。

  黑龍江高院立案一庭周曉續

  2月23日

責任編輯:郭麗穎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