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省醫保局權威解讀 常用藥大幅降價給患者減負
2020-04-20 09:57: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4月20日起我省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結果將正式執行,又有一批常用藥即將降價,為什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能夠大幅降低藥品價格?近日,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就藥品降價相關熱點問題給予權威解讀。

  據了解,本次集采藥品中,氟康唑、格列美?、鹽酸左西替利?片集采降價最高超90%,降價金額最高的抗癌藥醋酸阿比特龍片(0.25g*120片)從12200元/盒降到2800元/盒,一盒降價9400元,同時,降糖藥阿卡波糖等慢性病常用藥較大幅度降價將顯著降低患者負擔。本次集中采購,對比國際價格以及國內價格,總體符合預期。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促使集采藥品大幅度降價主要有以下因素:

  帶量采購,招采合一。在傳統『招采分離』的模式下,只招價格不帶量、量價脫鉤,企業缺乏銷量預期,一些藥品降價後,由於沒有采購量的承諾,反而由於沒有所謂銷售費用空間而導致藥品『降價死』,難以實現藥價有效回歸合理水平。從絕對價格水平看,相當一部分藥品價格長期存在虛高水分,一些仿制藥價格水平高於國際價格2倍以上,流通環節費用佔價格中的主要部分,這也就是集中帶量采購降價的主要空間。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核心就是真正實現了帶量采購、招采合一,給藥品生產企業明確的預期,有利於其根據采購量自主報價申報,真正實現量價掛鉤,擠掉虛高空間。

  完善規則,促進競爭。此次納入第二批集采范圍的藥品均為生產企業在3家及以上的競爭較為充分的品種。國家在總結『4+ 7』試點和試點擴圍經驗的基礎上,在確保防范壟斷和供應風險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了采購規則,通過公開、陽光的競爭實現了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

  『復活』低價,重回市場。從歷史采購數據來看,部分生產成本不高、競爭充分的藥品原來價格水平就很低,但由於流通模式原因,低價藥反而難以打開市場,被高價藥『逆淘汰』,患者難以低價買到藥品,比如,解熱鎮痛藥對乙?氨基酚,歷史數據顯示有企業以0.02元/片的價格銷售,但是低價藥並未成為主流,此次中選價格為0.07元/片,促進了低價藥穩定供應。此次中選的甲硝唑、阿莫西林,也是類似情況。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以後,通過帶量采購、確保使用,企業不再需要進行銷售公關,既有降低虛高藥價的作用,也有將一批低價藥『復活』後重新送到患者手中的功能,這也是回歸國際慣例。

  及時回款,降低成本。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一方面要求醫療機構及時結清貨款,另一方面實行醫保基金預付或醫保基金直接與企業結算,確保及時結清貨款。據調查,『4+7』試點中選產品的30天結清率達到了90%以上,而此前普遍存在醫療機構拖欠企業貨款問題,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成本,並體現在終端價格中。集中帶量采購及時結清貨款,顯著降低了企業資金成本,也為降價留出了空間。

  此次藥品集中采購再次帶來重大利好,減輕患者用藥負擔,讓患者享受政策紅利,為龍江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