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日訊(記者 劉嘉)2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攻堅戰,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向全省各市(地)生態環境局印發《關於加強疫情期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督導工作的緊急通知》,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督導工作。
通知要求,各市(地)要加強轄區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產生情況及處置能力的分析研判,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預案,特別是目前已超負載運行或接近滿負載運行的市(地),要科學調配常規醫療廢物的處置,確保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正常運行;要加強對轄區內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的日常督導工作,督促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加強對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日常維護檢修,建立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設施正常運行日報告制度,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督促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對醫療廢物處置設備的必要運行元件進行提前儲備,
全省各市(地)生態環境系統快速落實疫情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統一調配轄區內資源,保障疫情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依法科學指導和監管各醫院、企業,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
據了解,牡丹江市生態環境局5月1日召開會議,針對牡丹江市嚴峻的疫情形勢提出加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要求繼續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緊抓細。細化醫廢收集、轉運、處置等所有環節的應急措施。4月29日,伊春市生態環境局結合該市防疫形勢印發通知,要求加強人員崗位培訓,指定專人分類收集產生的醫療廢物,做好相關人員衛生防護工作,加密水質監測頻次,隨時掌握水質情況。大興安嶺地區生態環境局近日對加格達奇區人民醫院、新林區人民醫院污水糞大腸菌群數進行檢測,確保消毒措施有效實施,污水達標排放。大慶市讓胡路區針對醫療污水處置能力不足、儲備不夠等情況,調整工作方法,確保醫療廢水收集處理穩定運行,杜絕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