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7日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4月30日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展查漏洞補短板大排查工作方案》部署,全省各地市迅速行動,扛起責任,全面開展查漏洞補短板大排查工作,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做到轄區內各社區(村屯)、企事業單位、特殊場所、重點人群全覆蓋,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留下任何一個隱患,紮實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
醫院院感防控精准查缺補漏
綏化市成立5個市級暗訪排查組,5月1日至3日,對46家醫療機構進行了暗訪排查。暗訪中排查出部分預檢分診點工作流程不規范;個別醫療機構『一醫一患一診室』落實不到位;隔離病區設置普遍不規范等9方面119個問題。針對排查出的問題,綏化市將各項整改措施抓實抓細,嚴格落實發熱門診工作流程,繼續完善隔離病房設置、設施;加強應急隔離區建設,嚴格執行入院患者和陪護『四清一查』制度,落實門禁制度、探視制度、陪護制度;落實對重點位置人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持續開展防護知識培訓,細化消毒管理措施;推行分時預約掛號、預約檢查;持續加強醫療機構院感防控工作督導檢查力度,慎終如始,狠抓落實。
七臺河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圍繞排查出的問題逐一對應,精准查缺補漏,建立整改臺賬。通過對定點醫院、非定點醫院、疾控中心等進行大排查,發現存在應對預案不夠細化、可操作性不強,院感培訓不規范,門禁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對排查出的問題立查立改、即查即改,突出針對性、時效性,結合相關醫院實際,制定完善相關應對預案,逐一細化應對措施。立即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強化廣大醫護人員院感防控意識和個人防控能力,堅決杜絕交叉感染。嚴格落實各醫院門禁制度,進一步嚴格規范管理。
針對大排查中發現的群眾預約診療意識不強等問題,鶴崗市對市域所有醫院加大了宣傳力度,讓群眾逐漸養成網上預約掛號、預約診療、錯峰就診的習慣,引導住院患者與門診患者分時段進行檢查,並且及時做好消毒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為了從嚴防控醫院感染,鶴崗市全面落實預約掛號、預檢分診、分區管理、轉診轉院等制度,嚴格執行診療流程和院感防控各項規定;加強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管控,從嚴規范病房管理,嚴格落實『兩不串,三固定』要求;加快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實現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做好重點部位醫學消殺,堅決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五一』期間,佳木斯市醫療機構、承擔疫情防控任務的有關部門均全員上崗,集中排查,把短板漏洞找出來、解決掉,及時上報、立行立改。各級醫療機構實行防院感『一把手』總負責,從嚴監督防院感工作。佳木斯市衛健委和市直有關職能部門對各醫療機構的排查工作進行檢查、督察、暗訪,確保疫情防控的各項部署、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風險人員管控嚴把輸入關口
黑河市立足解決存在問題、建立長效機制、提昇常態化防控能力,進一步堵塞漏洞、補齊短板,抓實抓靠整改工作。大排查工作中,發現入境人員管控還存在漏洞,境外歸國人員戶籍地與居住地不符;『14+7+14』政策宣傳不廣泛,境外返回人員對政策不夠了解等問題。黑河市推出了切實有效的整改舉措,嚴格落實屬地包保責任、部門管控責任,加強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每日監控入境人員動向,逐人逐戶建立信息檔案,明確境外歸國人員戶籍地與居住地相關信息,確保准確無誤;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做好相關政策解釋工作,說明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和省、市相關防控政策,爭取返回人員的理解和支持。
對於入境人員管理工作,伊春市提早摸排掌握主動,在3月下旬就對伊春籍人員持有護照及在國外人員進行了全面摸排,要求有親屬從國外回來的,居民必須第一時間報告社區;嚴格執行『14+7+14』隔離制度,積極主動與省外事組、第一入境地指揮部加強溝通聯系,對在異地隔離期滿伊春籍人員,分批、統一接回,嚴格執行第一入境地隔離醫學觀察14天+目的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的管理措施;按照『點對點』『手傳手』『從國門到家門全程閉環管理』等轉運接返要求,指派專人帶隊,與第一入境地精准對接,嚴格履行交接手續,全程采取二級防護措施,確保安全接返。
為了做好涉外人員管理排查,齊齊哈爾市嚴格把好各類輸入關口,切實做到『四個強化』。所有境外輸入人員,100%進行流行病學調查;100%執行『14+7+14』隔離機制及『3+2』檢查機制。層層落實屬地責任,堅決守好城市門、機關企事業單位門、小區(村屯)門、家門。建立重點人群預警庫、卡口強制申報、卡口篩查檢驗、日常排查和群眾舉報核實獎勵制度。重點人群一律到達前預報、到達後報告;小區、村屯、賓館、出租屋一律嚴禁重點人群未經隔離進入。5月1日,齊齊哈爾市追蹤到境外輸入人員5人,接收境外輸入人員5人,落實『先集中』5人。
小區疫情防控時刻繃緊安全弦
在城鄉社區村屯疫情防控方面,大慶市發現個別卡口工作人員在執行『三寶』管控措施方面不夠嚴格;個別時段存在人員短暫紮推掃碼現象;卡口管理人員沒有壓實落靠管控責任;出現了廣場遛彎、跳廣場舞等聚集性活動;部分小區消殺走形式等問題。為此推出一系列整改措施:進一步規范小區人員進出管理制度,督促卡口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戴口罩+測溫+掃智慧市民通』三項防護措施;夯實村屯聯防聯控,突出十戶聯防、居民報告、鄰裡舉報和巡訪巡查『四項制度』;發動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志願者對轄區內居民進行常態化排查,及時發現未進行社區報備的風險人群等。
在小區管控上,大興安嶺地區抓准問題,在『三不聚』上再發力,持續強化聚集管理。嚴格規范『五一』期間人員跨區流動,加強小區(村屯)、林場管控;商場超市、餐飲酒店、賓館旅店繼續嚴格執行分區管理、人數限制、公筷公勺、信息登記、掃碼測溫等措施;公園廣場等室外公共場所加大巡控力度,對紮堆聚集等現象及時勸散,有效防范聚集性風險。圍繞抓實抓細常態化精准疫情防控、重點部位和重點場所防控等10個方面,持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回頭看』,不斷堵塞漏洞、切實補齊短板,推動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落靠、抓嚴抓細。
牡丹江市對有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所在的居民小區(村)實施封閉管理,其他小區按流動式『加強版』管理,進入小區嚴格執行『三寶+N』措施,重點排查外來人員和車輛。對開放式小區進行物理隔離,由街道乾部、社區乾部、公益性崗位輪流值崗。對封閉式小區,落實『四加一』包保責任,只保留進出口,每個卡口至少2人,實行24小時值守。規范群眾做到少出門、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禁止親朋之間家庭性聚餐聚會,禁止組織廣場舞等聚眾活動,禁止公園內聚集打牌等紮堆行為。
堅持全市『一盤棋』,雞西市將轄區內龍煤、農墾、森工全部納入大排查范圍,對全市1縣2市6區、48個鄉鎮、459個行政村、509個封閉式小區、183個開放小區等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大排查。『五一』期間,雞西市共安排市直機關黨員乾部下沈基層社區和重點場所開展防疫值守工作6500餘人次。下沈基層社區和重點場所的黨員乾部組建專班,制發工作方案,采取『一家牽頭、多家配合』的方式,在負責包保卡點出入口值守,對出入居民核查居住出入通行證、出入車輛登記、掃健康碼、測溫,最大限度地控制人員出入,積極開展防疫知識宣傳。
雙鴨山市對排查出的漏洞和短板,逐條逐項拉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確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建立整改臺賬,狠抓整改,立查立改,堵漏洞、補短板,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全省上下抓住『五一』假期這個關鍵時段,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把重任轉化為責任,深入查找漏洞,列出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持續抓好整改,為全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體現龍江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