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陳淑紅談核酸檢測
近期,網絡上傳言『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半小時就能出結果』、『檢測新冠、僅需十分鍾』、『家裡也能做核酸檢測』......針對這些內容是否真實,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陳淑紅接受了記者采訪,並介紹了核酸檢測的全過程及所需時間。

網傳『核酸檢測最快半小時就能出結果』?不可能!
陳淑紅告訴記者,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首先是進行標本采集,之後進行實驗室檢測,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實驗室對於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依據國家方案,采用的方法是實時熒光RT-PCR。『針對這種方法而言,半個小時是不可能的。這個實驗的淨操作時間也得需要2-4小時左右。』陳淑紅表示,這2-4小時,通常理解為是單純的一份標本的操作時間。她介紹,實驗室通常進行批量標本的操作,一次送檢標本往往數百份。『就我們實驗室規模而言,500份檢測的整個過程需要8-10小時。』
陳淑紅表示,『整個過程』,是指理想的實驗室操作過程,是指一次性成功;對於疑難標本,還需要重復進行檢測,甚至還需要重復進行標本采集,那麼它需要的時間會更長。
標本采集:三級防護、生物安全、通風良好的環境『三者』缺一不可
據了解,在采樣現場,被采樣人在醫務人員的引導下,需將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進行登記,在必要情況下還需配合醫務人員核實身份證明。登記完之後進行樣本采集。
據介紹,由於咽拭子樣本采集過程可能會發生乾咳或者嘔吐現象,因此為了保護采集者和被采集者,防止交叉感染,采集人員要做好三級防護,並且要在通風良好的環境進行標本采集,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室外。
『此外還需要注意生物安全。采樣人員應經過生物安全培訓,不僅個人防護要到位,采樣後還要做好醫療廢物、物體表面、地面等清潔與消毒。』陳淑紅告訴記者,樣本運送過程同樣要注意生物安全。涉及外部標本運輸的,應根據標本類型按照A類或B類感染性物質進行三層包裝。
實驗室檢測:標本處理、核酸提取、PCR擴增、出具報告,『四步』均需時間
對於檢測過程,陳淑紅詳細介紹說,幾百份標本到實驗室以後,標本核對、標本整理、標本前處理等環節需要3-4小時,之後纔真正地開始核酸提取的過程,核酸提取完之後需進行PCR擴增,也還需要80-120分鍾。PCR結束之後,還要進行結果的判定、數據的核對以及報告的出具。』
陳淑紅告訴記者,標本被接收後,實驗人員會對標本進行整理、核實,進行前處理。所需時間需要視標本的種類而定,並且與標本的數量也有關系。
有些標本很容易處理,可能只需要幾分鍾;有些標本很難處理,需要的時間就會長一些。『我們的檢測通常是批量檢測,一來就是一二百個樣品。首先對樣品進行核對校准可能就需要2-3小時,有一些特殊的標本還要進行前處理。那麼對於一二百個標本,我們通常需要3-4個小時的時間進行校准和前處理。』
核酸提取需要多長時間?陳淑紅介紹,根據每個實驗室的條件不同,核酸提取時間也不同。按照省疾控中心的標准來說,500份的標本提取核酸所需要的時間大約需要3-5小時。
核酸提取之後,通常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最後一步——PCR擴增。這一步依據所用的試劑不同稍有差異。『目前我們擴增的試劑從上機開始到機器結束,做一輪一臺機器最多是90多個樣本,大約需要80-120分鍾就可以看到被檢測者的檢查結果。』
據介紹,實驗結束後,還要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最後出具檢測報告,在樣本較多時,這個環節也要經過幾個小時纔能完成。整個檢測過程生物安全非常重要,每個操作環節都要非常小心。『實驗人員要經過嚴格的生物安全培訓,包括嚴格操作、正確穿脫防護服。在實驗結束後,還要對實驗室臺面、地面、空間等進行消毒處理,對實驗垃圾廢物和防護用品進行消毒滅菌,最後對消毒後的垃圾廢物進行規范轉運。』陳淑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