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英倫監測消殺情況。本人提供
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別看小唐年齡不大,但做起事兒來井井有條,從他「接手」隔離賓館,從未出過任何差錯。他身上沒有年輕人的浮躁,更多的是踏實、細心、耐心。』這是哈爾濱新區防疫指揮部返哈隔離組隔離賓館負責人對『90後』志願者唐英倫的評價。
23歲的唐英倫既是松北區武裝部民兵預備役,又是一家廣告公司創始人。疫情期間,唐英倫經營的廣告公司網上接單,生意還不錯。然而4月14日,一個來自松北區武裝部的志願者召集令,讓唐英倫立馬放下手頭的生意,躍躍欲試。『防疫不是一個人、一座城的事情,而是要萬眾一心。作為年輕人,在國家有需要時,應盡自己所能,何況我還是民兵,更應勇往直前。』就這樣,4月14日,唐英倫主動請纓作為志願者進駐隔離賓館工作;4月15日,他來到景辰賓館,成為這裡的負責人,而他的公司則要暫時停業。
景辰賓館主要接收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潛在危險還是有的。『走進隔離賓館後,每天都得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還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這讓我清晰認識到病毒的可怕。』唐英倫說,要想工作萬無一失,就需要清楚每個崗位的職責,為此,他用一整天的時間熟悉環境,並細分每個駐點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這樣可以按章辦事,效率更高,程序上連貫性更強。』
作為隔離賓館負責人,唐英倫工作職責是協調、統籌所有事項,但在實際工作中他總是做得更多。
自從到隔離賓館當職,唐英倫的手機就成為熱線,一天響個不停。4月25日,唐英倫像往常一樣接起電話,一個憤怒的聲音傳過來:『我檢測沒問題,都滿14天了,為啥不能回家?』面對隔離人員的不滿情緒,唐英倫言語安撫後感覺效果不佳,便決定面談。掛斷電話,唐英倫立即聯系醫護人員,讓他們繼續打電話安撫,自己則忙著穿防護服。
『你看,咱倆歲數差不多,我可能會比你待得更久,我這不也好好的嘛!再說,你隔離期雖滿14天,但按規定仍需再居家隔離14天。你家裡有老人和孩子,不符合居家隔離條件,你要是回去想沒想過對他們可能造成的影響……』唐英倫站在門口,面對面耐心安撫隔離人員。『開門面對面交談,雖然存在風險,但只有這樣做纔能看清他的舉動,真正觸及他的內心。』唐英倫說,看著密切接觸者從過激叫喊到低頭不語,直至最後向他致歉,他倍感欣慰。隔離人員長時間呆在一個房間裡,情緒難免不穩定,這就需要我們換位思考,付出更大的耐心做通思想工作。
在隔離賓館裡,疾控人員每日三次定時消殺時,唐英倫會走進監控室,隔著屏幕看他們工作,唯恐哪兒消殺不徹底。用哈爾濱新區防疫指揮部返哈隔離組隔離賓館負責人梅傑的話說『,小唐就像一顆螺絲釘,哪裡需要哪裡釘!有這樣一個好「領導」,隔離賓館的工作人員乾勁兒可足了,隔離人員也更安心了!』
『這裡隔離人員不清零,我就不撤離!』唐英倫說,要站好每一班崗,服務好每一位隔離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