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抽絲剝繭不漏一個線索 記平房區疾控中心流調員趙宏傑
2020-05-15 09:15: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趙宏傑(右一)正在進行流調。

  黑龍江日報5月15日訊 每天連續工作十七、八個小時,四五天不回家是常事,即便回到家,只要電話一響,她還是第一時間奔向現場。她就是平房區疾控中心副主任趙宏傑,一名流行病學調查員。作為在防疫一線離病毒最近的『偵察兵』,年過五十的趙宏傑事事衝在前,急難險重敢擔當,和同事們全力守衛著城市公共衛生安全防線。

  『最近14天的行程有哪些?『『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醫院?』『在停車場是否接觸過門衛?』『走的哪條路線到達分診臺?』『路上是否碰到什麼人?』這不是影視劇中的情景,而是趙宏傑每天都要重復許多遍的詢問。

  『大家常說的「軌跡」,就是我們流調員還原出來的。問題看似簡單,但各個環節卻不能有絲毫遺漏,行蹤要能相互印證。』趙宏傑說,他們最擔心病人因恐慌而遺漏掉重要的信息和線索,在了解病患信息後,常常需要反復與病患家人、朋友交流,有時還需要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支持配合,獲取最全面可相互印證的信息,以專業技能為支橕、以細致入微的觀察為手段,敏銳篩選疫區旅居史,甄別每一個可能存在的密切接觸者,確定消毒范圍,采取處置措施,研判醫學觀察、居家隔離的對象及時間,用最科學的方式阻斷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擴散。

  做流調工作,風險隨時存在。在趙宏傑的記憶中,3月份的一次流調讓她印象深刻。當天10時30分,流調隊接到了需要給一位高度疑似患者進行現場流調的通知。面對未知的風險,原本不當班的趙宏傑毅然挺身而出,帶頭到現場開展流調工作。

  『我從事傳染病防控工作25年了,流調工作經驗相對豐富,讓年輕人去我不放心。』趙宏傑說,她到達現場後立即和患者開展了對話。因為問的太細,患者有些不耐煩,還出現了記憶不清的情況。但趙宏傑很有耐心,像家人一樣安撫患者焦慮的情緒,積極想辦法,教患者用手機消費記錄想行動軌跡,引導他回憶。就這樣一邊記錄信息、一邊分析,趙宏傑用了近5個小時纔完成這份流調報告。

  趙宏傑說,雖有諸多高科技手段可應用,但面對復雜瑣碎的線索、被流調人員刻意或無意的隱瞞、監控錄像保存時間不足等問題,流調組成員的工作,仍普遍以最為傳統的詢問方式進行推演。詢問免不了與人溝通,而這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被流調人員不配合。『打電話不接、敲門不開、挨罵是常有的事,有時還要守上好幾個小時。』趙宏傑說。

  雖然,哈爾濱市平房區至今零病例,但趙宏傑和戰友們緊繃的神經從未放松過,排查工作一絲不苟。他們最忙的時候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近幾個月趙宏傑的腰間盤突出犯了三次,隊員們心疼她,希望她能休息一下,但趙宏傑卻說,只要疫情不結束,決不離崗。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