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向『有實』邁進取得突出成績
2020-05-22 09:20: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李剛 張長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齊齊哈爾市勞動湖畔。趙進攝

  黑龍江日報5月22日訊 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乾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激勵,黑龍江省作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的地方之一,獲得一市一縣的激勵名額,獲得5000萬元的資金激勵。這份被激勵的成績,來之不易。

  保護一江碧水,守衛河湖安瀾。過去一年來,我省在河湖治理方面不斷交出滿意答卷:今年1月9日,省水利廳在全國水利工作會上作了『清四亂』交流發言;4月27日,省水利廳在水利部全國河湖管理視頻會議上做典型發言。前不久國家水利部公布,我省因河湖長制推進力度大、成效明顯,在水利部河湖長制考核中躋身全國前5名。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省嚴格貫徹落實河湖長制采取了『硬核』措施。2019年,我省集中開展河湖『清四亂』攻堅戰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58萬個,國控劣Ⅴ類水體全部消除,整治地級以上黑臭水體40個,著力解決影響老百姓生活環境的河湖突出問題,推動河長制由『全面建立』轉向『全面見效』,河湖面貌逐步改善,河湖兩岸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從『有名』到『有實』各級河長擔職盡責

  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河長履職擔當。河湖長制建立以來,省委常委會、省總河湖長會、省政府常務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都將河湖長制、水污染防治納入重要事項。按照省委要求,我省以更大力度加強河湖管理保護,持續改善提昇全省水生態環境。連續兩年,省委書記、省長共同簽發總河湖長1號、2號令,高佔位部署河湖『清四亂』和管理范圍劃界兩項重點任務。省級河長湖長靠前指揮,全部深入河湖一線巡河巡湖檢查20次,召開現場辦公會7次,作出批示96次,把河湖長制作為有力抓手,高位發力推動河湖『「清四亂」百日攻堅戰』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市縣級河湖長直面問題、較真碰硬,現場督導、務實攻堅,切實履行職責。

  在『清四亂』工作中,省市縣三級全部組建作戰指揮部,掛圖作戰,對梳理的河湖『四亂』、管理范圍劃界、劣V類水質、黑臭水體、污水處理、非別墅類違建等8大類2858項重點任務清單,全部列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定期調度、研究會商,重點難點問題對標對表、掛牌督辦,逐項啃掉『硬骨頭』。

  不斷完善組織體系,壓實落靠責任。昇格省市縣三級河湖長辦——省市縣三級164名河湖長辦主任全部昇格調整為同級黨政副職領導擔任,河湖長辦組織、協調和督辦更加有力。擴大河湖長辦規模——將省檢察院、公安廳、財政廳和海事局增列為成員單位,成員單位由9個擴大為13個;省檢察院、司法廳、測繪局增列為責任單位,責任單位由25個擴大為26個(減2增3)。落靠市縣總河湖長『包河』責任——全省26名市級和183名縣級總河湖長均『包抓一條河』,既當指揮官,又當戰斗員。

  發動多部門協同並肩作戰,凝聚工作合力。省紀委、監委督戰,將1.34萬個糾正河湖『四亂』突出問題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范疇。省檢察院、公安廳、自然資源廳等9部門印發工作方案,以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省河湖長辦、檢察院、公安廳、水利廳對松花江、嫩江等私設圍堤行為嚴厲打擊。多部門分區作戰,省住建廳爭取國家資金4.23億元,將黑臭水體治理納入全省『百大項目』;鶴崗市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爭取國家資金4億元;省農業農村廳爭取財政資金1.2億元,完成地市級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25個村屯6318戶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省林草局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退耕還濕面積7萬畝,有效恢復濕地生態環境。

  督查暗訪兩手發力,確保整治到位。2019年,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水利廳等12個責任單位80餘人組成9個督查組,開展全省全覆蓋大督查,下發『一市一單』問題237個;省水利廳派出9個督查組,對全省規模以上河湖『清四亂』和違建清底行動合並督導檢查,發現問題25個。省人大常委會派出1個執法檢查組對河湖長制、『一河(湖)一策』方案編制實施情況開展『一法一例』檢查。省河湖長辦開展兩輪暗訪抽查,派出8個暗訪組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河湖一線,抽查核實水利部暗訪及新發現問題433個;省生態環境廳、黑龍江電視臺聯合對阿什河、倭肯河和梧桐河等污染較重流域實施暗訪,發現問題27個。省河湖長辦建立問題臺賬,向市級黨委和政府掛牌督辦、跟蹤問效。

  明確政策標准,依法依規整治。規范指標體系——省河湖長辦、生態環境廳、住建廳、農業農村廳、水利廳細化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33個,明確到2020年目標任務。明確『清四亂』政策——省河湖長辦、水利廳、自然資源廳、林草局針對河道內圍堤、基本農田、國有林等疑難問題提供政策指導;省水利廳、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明確將河道采砂納入河長制管理;省違建別墅清查整治辦明確違建清理目標;省水利廳統一『清四亂』口徑、標准和尺度。細化技術標准。省水利廳編制河湖和水利工程劃界技術要求,明確劃界標准;省住建廳、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印發方案,明確分解下達城市污水收集率提昇任務指標;省農業農村廳明確農村垃圾分類及處理標准。

  定期通報傳導壓力,倒逼問題銷號。2019年,省河湖長辦、省檢察院聯合向市委書記、市長本人印發『河湖長制掛圖作戰問題清單及重點任務提示函』以『敲鍾問響』,倒逼責任落實,通過河湖長傳導壓力促進落實。省河湖長辦召開5次河湖『清四亂』和管理范圍劃界重點工作視頻調度會,聯合省檢察院、公安廳、水利廳召開『清四亂』暨松嫩兩江圍堤整治部署推進會,有效推動工作。

  加強宣傳,營造輿論氛圍。2019年,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電視臺、人民網及地方電視臺、日報、網絡等主流媒體,大力宣傳報道了『清四亂』和河湖治理成效,廣泛宣傳全省10萬青年志願者保護母親河等正面報道88次。黑龍江省河湖長制微信公眾號』粉絲達3萬餘人,編輯推送河湖長制相關信息600餘條,其中『河湖通暢人水和諧』被省委組織部評為『我和我的祖國』微視頻大賽優秀獎。

  運用考核評估打分,檢驗工作成效。省河湖長辦對各市(地)開展河湖長制考核,考核結果報省總河湖長,並在全省通報。省政府出臺《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評估辦法(試行)》,考核結果交省委組織部、人社廳,作為對各市級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綜合考核評價的依據。

  『清四亂』重拳出擊全力建設生態家園

  按照水利部在全國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要求,我省以河湖長制為平臺深入開展『清四亂百日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河湖岸線明顯改觀。2019年,我省整治『四亂』問題共15835個,其中臺賬內規模以上11159個、規模以下2221個,臺賬外邊查邊改552個,清理違建別墅298棟、非別墅類違建1605個。解決了由於歷史原因長期未能解決的圍堤戰線長、違建面積大、林地復雜等疑難問題,清除圍堤總長5613公裡、違建154萬平方米、阻水林木3.6萬畝、非法采砂點235個約240萬立方米、垃圾90多萬噸,侵佔河湖、阻礙行洪、破壞河勢穩定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一大批『老大難』問題和陳年積弊基本解決,水域岸線變得乾淨整潔,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

  2019年汛期,我省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強降雨,『清四亂』行動使河流恢復了行洪通道、大大提高了行洪能力,為奪取防汛抗洪全面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河湖水質持續改善。全省深入實施『五水共治』,全力改善地表水、消除黑臭水、保障飲用水、治理農村水、防治地下水,碧水保衛戰取得關鍵進展。2019年,62個國控考核斷面有57個水質類別達到年度目標,達標率91.9%。Ⅰ-Ⅲ類優良水體斷面共41個,佔比66.1%,高於國控考核目標9.7個百分點;阿什河、梧桐河、倭肯河等3個國控考核劣V類水質全部消滅。44條國家掛牌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完成治理40條,消除率90.9%,高於年度目標0.9個百分點。100個縣區級地表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環境問題全部整改銷號。農用化肥使用減幅率1.5%,農藥用量減幅率3.5%,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率50.5%,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75%,處理設施配套率85%,以上均達到年度目標。

  水資源約束持續收緊。省水利廳、省發改委印發《黑龍江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國家節水優先』方針政策。省地下水資源領導小組辦、水利廳制定三江平原地區地下水超采問題專項整改方案,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明確了到2020年壓采地下水目標和重點任務。通過實施『工程換水、控灌節水、休耕停水』三水共治措施,經初步統計,全省用水總量310.23億立方米,三江平原壓采地下水15億立方米。

  河湖劃界全面完成。我省規范有序劃清河湖管理邊界線。各地在河湖長制推動下,積極落實經費7000餘萬元,嚴格按照劃界標准,全面完成了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以上120條河流和水面面積1平方公裡以上253個湖泊管理范圍劃界目標任務,劃界岸線長度2.4萬公裡,為河湖強監管提供了重要依據。

  聯合執法力度空前。我省檢察機關積極發揮法律監督作用,制發訴前檢察建議866件,其中涉及『清四亂』125件、水污染防治741件。公安機關配置省市縣鄉四級河湖警長3787人,偵破涉河違法犯罪案件13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32人;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偵破涉河黑惡犯罪案件2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人,成功打掉長期非法采砂、壟斷砂石市場、破壞生態環境的黑惡勢力犯罪團伙。水利部門強監管,排查非法圍堤、非法采砂等涉河違法問題線索59件,依法查處28人。生態環境部門行政處罰違規污水處理廠6家,罰款1360萬元。農業農村部門依法查處電魚案件31件,清理違規網具14761張。海事部門充分發揮河湖道監督長作用,查處環保不達標船舶293艘,行政處罰船舶污染案件4起。

  2019年,我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河湖長制的意見》,著力構建黨政『一把手包河』、聯席會議、聯合執法、『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河湖長效投入、管護、問題銷號等8項工作機制。省生態環境廳、檢察院、法院、公安廳、財政廳完善破壞生態環境線索通報、案件移送、案件諮詢、聯席會議、信息發布、信息共享、聯合調查、聯合督辦等8項工作機制。各地各部門密切協作、積極探索,建立了媒體監督、社會資本投入、生態補償等多項機制。

  省委宣傳部為河湖長制搭建良好的宣傳平臺。省河湖長辦、團省委、水利廳、生態環境廳組織全省10萬人開展『保護家鄉河湖爭當護河志願者』行動。社會各界成立護河志願隊伍206支、規模達1萬餘人。省教育廳在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發放一封倡議書』等『八個一』生態文明教育活動。農墾、森工、大慶油田等企業河湖長上崗就位。向政府主動請纓擔任民間河長、校園河長、『節水大使』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校師生、退休黨員等社會公眾人士,積極爭當護河志願者,樹立節水形象。社會各界傳遞『正能量』、弘揚治水文明的氛圍日漸濃厚。

  如今,全省2881條河流、362個湖泊『一河(湖)一策』方案有序推進,9498個問題全部如期銷號。『一河(湖)一檔』全面建立,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及時更新完善。穆棱河、呼蘭河、訥謨爾河、倭肯河流域跨行政區界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工作成效明顯,2019年補償金額3740萬元、扣繳金額3158萬元。

  『三大攻堅戰』推動河湖保護和高效治理

  2020年,我省緊緊圍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開展取用水管理整治、『清四亂』常態化、水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進一步完善河湖長制。完善組織體系,探索建立河湖跨界區域溝通協調和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省市縣三級河湖長制作戰指揮聯動,實施掛圖作戰、按表督辦、定期調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堅持『清四亂』常態化。認真開展回頭看,鞏固『清四亂』成果,將清理整治重點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實現河湖全覆蓋。

  助推水污染防治。加快劣Ⅴ類水質和黑臭水體整治,在行政區跨界和乾支流交匯處加密設置水質監測斷面,網格化治理,劃清責任邊界線,逐步實現跨界區域聯防聯控治污。

  開展取用水專項整治。把用水監管工作抓實抓細,把具體的取用水行為管住管好。糾正無序取用水、超量取用水、超采地下水、無計量取用水等行為。嚴格水資源管理監督檢查,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充分發揮激勵約束作用。

  加強河湖空間管控。完成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以下河流、水面面積1平方公裡以下湖泊管理范圍劃界任務。基本完成大江大河大湖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和河道采砂管理規劃編制,強化規劃約束,實行分區管理,落實河湖空間管控要求。

  抓好典型示范培育。在『清四亂』、治污、跨區聯防聯治等方面培育典型,打造樣板,抓好20個典型示范河湖創建工作,完成國家級松花江佳木斯段示范河湖建設。

  開展河湖督查暗訪。聯合省河湖長成員單位開展全省范圍專項督查,對重點河湖、重點地區實行靶向式、進駐式督查。開展河湖長制暗訪,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領導批示、媒體曝光的河湖突出問題實行掛牌督辦、跟蹤督導,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推進河湖長制法規建設。開展《黑龍江省河湖長制規定》(政府規章)立法調研,進一步規范河湖長制工作,為各級河湖長和相關部門開展工作提供法規依據。

  加強河湖長制基礎工作。開展『一河(湖)一策』方案修訂編制,動態完善『一河(湖)一檔』。完善河湖長制信息系統,利用水利『一張圖』,整合相關部門信息資源。研究探索河湖長制背景下的河湖健康評價體系,開展河湖健康評價試點,為河湖管理和河湖長決策提供依據。

  加強河湖長制宣傳。加強與省委宣傳部密切協作,積極聯系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電視臺開展正負兩個方面宣傳,營造濃厚的河湖保護氛圍。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