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全國人大代表劉蕾:五方面創新老舊小區改造模式
2020-05-22 17:2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2日訊 (記者 王春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全國人大代表劉蕾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模式上,做到資金籌措、商業運作、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城市管理等五方面創新,推行『全過程諮詢服務』模式,本著『誰建設、誰運營』的原則,為確保責任主體歸一和改造效果長久維持。

全國人大代表劉蕾

  劉蕾代表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模式上,做到資金籌措、商業運作、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城市管理等五方面創新。

  資金籌措模式可按『社會主體、地方引導、國家扶持』的模式統籌推進,將政府補貼和社會資本投入的資金進行合理劃分,即『4+3+3模式』,社會資本投資40%(企業出資35%--37%,居民適度出資3%--5%)、地方政府專項債30%、國家補貼30%。其中,政府補貼資金側重於公共空間和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社會資本的投入則完全覆蓋小區的智慧平臺建設、經營性空間及經營業態等方面;而居民出資部分為電梯、門窗、智能化入戶對講設備等。真正變政府『獨唱』為社會資本參與、群眾共建的『大合唱』。

  商業運作模式,即將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把存量資源變成金融資產,用空間換取時間,社會資本的投資以各業態的特許經營權收回,最終以資源引入、產業帶動、經營業態的打造、服務平臺的搭建,形成全民就業創業大平臺,實現城市活力的昇級。

  居民參與方式,即充分調動百姓參與管理共建,形成以社區為載體、小區為單位、居民為組成的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活力老人、下崗職工、社區閑置人員、大學生創業等群體依托小區各類經營業態,實現就近就業、就近創業。以資產、資金、技能等多種方式入股,實現共同經營管理、共同分享成果。

  社區治理模式,增強應對疫情等公共危機事件的治理能力,以社區為行政管理單元,按『方格化布局,網格化管理,全方位服務』為核心,做好社區服務體制機制建設。

  城市管理模式,以『互聯網+』為手段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通過老城區改造補齊新基礎設施短板,全面實現數字城市建設,打通網絡末端,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支橕城市健康高效運行。

  在實施路徑上,劉蕾代表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做好改造前期准備工作。二是響應國家推行『全過程諮詢服務』模式,明確實施主體,鼓勵具有規劃設計、改造施工、物業管理和後期運營能力的企業作為項目投資和實施主體。三是本著『誰建設、誰運營』的原則,為確保責任主體歸一和改造效果長久維持,由實施主體一並接手物業,並組織業主共同參與小區物業管理,制定物業服務標准、收費標准,物業管理實現全流程『管理+服務+運營』模式,保證物業服務效果。四是加強統一協調,建議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專項指揮部』,統一推進協調。五是成立專項產業基金,支持企業做好老舊小區改造。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