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記者 安澤)22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今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提出關於東北黑土地耕地保護和關於增強對種養結合與規模化奶牛養殖行業支持兩項建議,這是他連續三年以生態保護為建言方向。

把生態優勢『黑土地』變成經濟發展『金土地』
當前,疫情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仍有餘波,形勢越是復雜,越需要凝心聚力,放眼長遠。生態文明建設既是重要的民生福祉,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東北黑土區作為我國農業、畜牧業、鮮奶主產區,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更是人民生活重要的『衣食父母』。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明確指出『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准治污。』充分保障黑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箭在弦上。
走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特色之路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冷友斌在建議中提出,要以加強黑土地保護研究為理論支橕,強化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同時鼓勵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並予以補貼政策。最重要的是持續加強宣傳力度和科技培訓強度,提高黑土地保護意識,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振興。
黑土地是糧食安全的命脈,更是乳業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的根基。集中連片的黑土地為奶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供了適宜條件,但農畜牧業廢棄物所帶來的土地污染問題也不容小覷。在冷友斌看來,農畜牧業廢棄物不是污染源而是資源,有效利用將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對此,他在建議中提到,增強對種養結合與規模化奶牛養殖行業的支持實現『變廢為寶』,保障優質生態產品制造,促進農畜牧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