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6日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李麗萍認為這句話意義重大,『決定性基礎』表明基礎堅實、成績斐然、未來可期,讓我們信心倍增。同時,報告在部署今後工作任務時提出,『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緊扣』二字道明了今後工作的總目標所在。
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
李麗萍說,報告中用『毫不放松』『常態化』表示我國抓疫情防控的態度,『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彰顯了我國獨特的政治和制度優勢,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的責任使命。援企穩崗、減免稅費、貼息貸款等8個方面90項具體舉措,特別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的靈活適度、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優化的三個要求,直面人民期盼,有力地穩住了基本盤。
實事求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
李麗萍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完整、系統、綜合的目標體系,不僅僅是一些經濟指標。所以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其中不排除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更重要的是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全面』,需要從實現良性循環的角度,以更科學的目標體系來看待發展,以更全面的政策體系來支橕推動發展。正如報告提出『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等重要部署,需要我們立足實際、奮力前進,以凝聚億萬人民的智慧力量為底氣,推動小康社會全面實現。
振興發展,為偉大勝利夯實基礎
李麗萍認為,我省要將做好『六穩』、落實『六保』放在重要位置,抓穩用好減費降稅、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政策紅利,積極幫助各類市場主體衝抵疫情影響;抓住『新基建』、新型城鎮化等機遇,擴大有效投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科技支橕,以擴大就業、保障就業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方式、多路徑提振消費信心;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與全國同步邁進小康社會。同時,將振興發展作為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應有之義,更好地補短板、強弱項,以百大項目、百千萬工程為抓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夯實基礎,為第二個百年目標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