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3日訊 商場喇叭噪音影響居民生活、下水井蓋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停車位被商戶侵佔影響群眾停車……每當有這樣的事,老百姓首先想到向社區反映,有的問題解決了,有的問題成了讓百姓煩心、社區犯難的『硬骨頭』。如何能賦予基層更多自主權,讓基層『難點、痛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克東縣通過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找到了開啟基層治理之門的金鑰匙。
在全面深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克東縣充分借鑒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經驗做法,結合本地實際,印發了《關於開展『吹哨報到』工作的實施方案》,完善『社區吹哨、部門報到』響應處理機制,重點圍繞市政管理、平安建設、重點工作三大類22種情形,通過實行『三級篩選、六步閉環』工作法,將黨建與基層治理結合起來,整合部門資源,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克東縣民政單體樓多年來環境髒亂,院內道路年久失修,一直是這棟樓裡130戶居民的共同『心病』。今年4月,網格長在入戶走訪排查時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反饋到社區,社區及時上報克東縣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吹響了『希望有關部門幫助維修改造』的『哨聲』。
『哨聲』一響,克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立即響應,前來『報到』。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勘查,制定改造方案,爭取資金100餘萬元,栽植花木美化環境、維修樓體、實行院內道路硬化,居民住戶紛紛拍手叫好。
『選派「報到」的部門直接對接社區,辦理成效與年度黨建考評掛鉤,這樣的機制有效推動了部門資源下沈,真正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記者在克東縣委組織部了解到,『吹哨報到』工作啟動後,全縣6個社區積極響應,針對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進行收集、篩選,最終形成了以『佔道整治』『排水治理』『電路維修改造』等民生問題為重點的第一批『哨』。
『哨聲』就是民生。為『報好到』『辦好事』,讓群眾滿意,克東縣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各部門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社區『哨子』越吹越精,部門『報到』又快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