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大慶市委組織部『打捆引纔』『廣開大門』一年納纔1.7萬人
2020-06-04 09:30:00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徐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4日訊 累計引進各類人纔1.7萬餘人,其中,選調生175人,事業單位人纔引進423人,事業單位公開招聘645人,面向市內外公開選調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172人,產業人纔1.56萬人……這是市委組織部創新實施『打捆引纔』舉措一年來,為我市人纔引進交上的一份漂亮答卷。

  人纔是城市發展的命脈,也是轉型振興的根本。市委組織部堅持以『打捆引纔』工作為牽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招法、積極作為,『引、育、選』一體推進、『放、管、聘』聯動發力,多措並舉保障大慶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人纔供給,為打好打贏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的『新會戰』注入強大『人纔助力』和『智力支橕』。

   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

   打造統一領導、統籌推進的招纔引纔新平臺

  以往,市、縣、區、企業引纔各自為戰,沒有形成整體合力,為了破解這一問題,市委組織部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完善招纔引智、拴心留人機制』要求,從完善組織架構、暢通信息對接、強化市校合作等方面入手,確保常態化『打捆引纔』工作有組織、有機制、有政策、有平臺。

  強化組織發揮『協作』優勢。成立以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為組長的人纔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部門綜合協調、編制部門挖掘編制資源、人社部門發揮職能作用、財政部門全力提供資金保障,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整合需求打造『規模』優勢。定期征集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纔需求信息,集中統一面向社會發布《大慶市『打捆引纔』公告》,有效提昇大慶引纔工作的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2019年10月以來,已向社會公布事業單位引進計劃736人、實際引進195人,公布產業人纔引進計劃4742人、實際引進3340人。

  廣泛合作搶佔『源頭』優勢。抽調各成員單位精乾力量成立15支引纔小分隊,赴省內外高校宣講我市人纔政策和人纔需求,千方百計為引纔注入『源頭活水』。目前,已與43所高校簽訂『打捆引纔』合作協議,『定點引纔』、『菜單式引纔』等一批創新舉措得到對接高校的廣泛認可和廣大畢業生的普遍關注。

   變『高掛金榜』為『廣開大門』

   暢通招纔引智、拴心留人的聚纔留纔新渠道

  針對縣區、部門,特別是教育、衛生系統普遍面臨引纔難、留纔難的現實問題,轉變以往僅盯著『985』、『211』、『雙一流』的慣性思維,更加關注本土人纔和實用型人纔,為年輕人纔留慶發展『搭橋鋪路』。眼光向內『留纔』。落實省委書記張慶偉『要把畢業大學生留在本地創業』要求,在持續引進『雙一流』知名高校畢業生的同時,將駐慶高校畢業生、黑龍江和大慶本地生源以及本地戶籍的畢業生作為引進對象,並將在大慶市公益性崗位或街道社區工作滿兩年的畢業生和醫院聘用的醫療人纔也納入引進范圍,力爭全年引進高校畢業生2萬人,駐慶高校畢業生留慶比例提高到30%。量體裁衣『納纔』。針對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駐慶高校,市裡引進碩士研究生,縣區引進本科生;針對黑龍江和大慶本地生源以及本地戶籍的畢業生,市裡引進碩士研究生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本科生,區裡引進黑龍江一批次和大慶二批次本科生,縣裡引進本縣全日制本科生;針對公益性崗位或街道社區工作滿兩年的畢業生,市區引進本科生,縣裡引進專科生。總體上將引進標准錯開,有效解決本地區人纔引進同質競爭問題。多元宣傳『攬纔』。構建多元宣傳載體,全面推介大慶人纔政策,營造拴心留人的人纔環境。宣傳渠道上『廣』,每年定期整合全市人纔需求,組織開展『進百家名校攬千名英纔』、『萬名產業人纔引進高校行』等活動,集中統一對外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力,提昇引纔效果。宣傳方式上『活』,廣泛運用年輕人纔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雲游大慶』、『政策直播』、『線上求賢』,打造『零距離』、『面對面』人纔政策宣傳平臺。宣傳載體上『新』,組織『看大慶、愛家鄉』、縣區委書記進校園宣講、『百企進校園』精准引纔、『千名大學生進政府、進園區、進社區、進鄉村』等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大慶、關注大慶,留在大慶、紮根大慶。

   變『嚴進寬管』為『放管結合』

   創新以用為本、人崗相宜的選纔用纔新機制

  以往,引纔程序復雜、決策鏈長,管得過多、過寬、過嚴。為此,市委組織部把選纔的最終決定權下放給用人單位,堅持『放』『管』『聘』結合,著力構建科學規范、高效運行的人纔引進體系,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制度優勢。

  『管』規范程序。在市級層面,堅持服務發展、優中選優、以用為本、嚴密高效原則,嚴格履行人纔引進工作程序,統一組織資格審查、筆試環節,制定面試規范,指導用人單位嚴格落實。在縣區層面,強化規矩意識,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健全完善人纔引進工作程序。切實做到在自我約束、自我規范上見真章,在強化監督、跟蹤問效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機制上求實效,全面提昇人纔引進工作規范化水平。

  『放』決策權力。按照市委關於『下擺決策權力』要求,探索實行『組織部門督導指導+用人單位自主選纔』模式,市裡統一制定引纔計劃,面試由用人單位自主選擇,切實提昇人崗匹配度。特別是疫情發生後,搶抓各地人纔引進暫未啟動的有利機遇,適時優化引纔程序,取消市屬高中人纔引進筆試,全省首家開展網上面試引進人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報名、資格審查、資格確認、面試全部實現網上辦理,提高了引纔效率,共引進83人、完成率達92.2%。通過這次有益探索,實現了考生和用人單位『雙滿意』,為今後開展網絡引纔積累了寶貴經驗。

  『聘』急需緊缺。對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卻一時難以引進的高層次人纔,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特聘方式柔性引進,借纔引智服務發展。今年,從東北農大、八一農大、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選派20名左右專家作為特聘人纔,到縣區開展農技推廣服務活動,服務綠色水稻、生豬、奶(肉)牛羊等重點農業項目,培育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戶等農村實用人纔,提昇基層發展能力。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