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4日訊 記者從4日召開的哈爾濱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推進會議上獲悉,今年哈爾濱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目標確定為:12月底前,全市城區居住區、公共機構及相關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據介紹,哈爾濱市生活垃圾劃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哈爾濱市將建立垃圾分類投放體系。各區以社區為單位,成立宣傳隊伍,逐戶多輪次入戶宣傳,發放宣傳品,告知居民垃圾分類的具體分法、投法及相關要求,做到『敲開門、見到人、講到位、簽上字』,簽字確認率瞄准90%以上。各區根據『嚴禁混投、鼓勵自投』的原則,引導居民按照四分類要求,在家庭源頭將垃圾進行分類裝袋,采取『定點定時投放為主,樓層分類投放為輔』的方式,分類投放垃圾。各區以街道辦事處、社區為單位,按照每200-300戶比配1名督導員的標准,組織街道社區乾部、物業人員、公益崗位人員、低保戶、四零五零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組建督導員隊伍。督導員在居民集中投放垃圾的時段進行全過程現場督導管理,及時糾正居民錯投行為。對居民錯投的垃圾,督導員進行二次分揀。
建立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哈爾濱市各區采取『袋、桶、點』相結合的方式,同步啟動四分類收集容器的配置及『撤桶並點』工作,設置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點。對公企單位,各區主動上門對接,督促轄區公企單位配齊四分類收集容器。哈爾濱市制定全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及企業的名錄,由各區選取具備資質和承接能力的回收企業,以集中片區為劃分原則,由街道辦事處組織社區、物業、公企單位與回收公司簽訂可回收物回收協議。各區建立有害垃圾中轉站,並配備有害垃圾倒運車輛,每日由各區環衛部門進行倒運。組織各區對四類垃圾進行分類運輸,並對各類車輛規范設置分類標識。
建立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哈爾濱市鼓勵再生資源回收連鎖經營。組織危險廢物處置企業與各轄區政府對接,確保各區中轉的有害垃圾能夠及時得到無害化處置。利用玉泉垃圾焚燒廠填埋區,加快廚餘垃圾堆肥處理廠建設,確保實現廚餘垃圾資源化可回收目標。加快推進玉泉生活垃圾焚燒廠和松北呼蘭焚燒廠建設,松北呼蘭焚燒廠擴建工程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