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凝聚精神偉力 決勝全面小康
2020-06-12 08:59:00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凝聚精神偉力 決勝全面小康

賈玉梅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今年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一定衝擊,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目標任務不會變。在這一偉大實踐中,宣傳思想工作應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記錄、呈現好這個偉大壯舉,激發、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營造強有力的思想輿論和精神文化氛圍。

  一、堅持思想引領,深化理論武裝

  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堅強思想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旗幟、思想武器和力量源泉,是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實現全面小康的『主心骨』『定盤星』,必須深學徹悟篤行,推動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進一步推進『學深』。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政治任務,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更好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突出黨員領導乾部這一『關鍵少數』,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建強理論工作『四大平臺』,用活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乾事創業的實際行動。

  進一步組織『講細』。理論的生命力就在於廣大群眾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必須在通俗化、分眾化、普及化上下功夫,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面向廣大群眾,圍繞『全面建小康、振興黑龍江』這個主題,抓好『報、臺、網、微、端、屏』等全媒體闡釋解讀工作。強化內容策劃、選題設置、內容闡發,注重精准、深度和時效,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理論傳播主流矩陣,把理論講透徹、講通俗、講鮮活。按照『聽得懂、能領會、好落實』的要求,積極探尋黨的創新理論與基層工作的切入點、與百姓思想的結合點、與地方發展的契合點,把宣講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社區樓院、百姓農家,用小切口展現大主題、小故事揭示大道理,推動基層宣講工作實起來、強起來、暖起來。

  進一步引導『研實』。把握問題導向、實踐取向、發展方向,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發展的把脈定向,統籌哲學社會科學『五支隊伍』、高端智庫等多方力量,緊扣做好『三篇大文章』、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百大項目建設』、建設『六個強省』等實踐課題,聚焦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改進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的時代命題,開展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研究,為黑龍江振興發展提供堅實學理支橕。

  進一步強化『斗爭』。針對今年大局大勢,深刻把握群眾思想思潮可能出現的波動、意識形態領域可能出現的漩渦,增強風險意識和懮患意識,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從大處著眼加強謀劃,從細處入手防微杜漸,積極應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防止一般性突發事件演變成意識形態事件。發揚亮劍精神,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科學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對任何歪曲、否定黨的歷史的錯誤言論,任何傳播政治謠言、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的行為,任何網上網下的噪音雜音,旗幟鮮明亮劍,理直氣壯斗爭。

  二、強化正面宣傳,壯大主流聲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堅持內宣外宣、網上網下並重,貫穿暖色調、突出幸福感,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

  強信心,讓主旋律更高昂。切實發揮正面宣傳加油鼓勁的作用,把黨和人民的聲音傳播開來,把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展示出來,唱響新時代最強音。聚焦時代發展大潮,組織開展『牢記囑托謀振興』『全面建小康、振興黑龍江』系列主題宣傳,深入開展『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系列報道活動。進一步深化與中央各大媒體、國內主流媒體的深層次合作,組織開展重大主題宣傳和新聞發布,為黑龍江重振雄風再出發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聚民心,讓主陣地更堅實。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著力點,站穩人民立場,貫徹群眾路線,不斷繪就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整合優化資源,注重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紮實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形成梯度推進、漸次鋪開的工作格局。發揮陣地作用,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協調聯動,探索『新聞+政務』『新聞+服務』模式,創新社會治理手段和公共服務方式,拓寬宣傳工作大格局,更廣泛地吸引受眾、感染受眾、服務受眾,把思想陣地真正建設在『人的頭腦裡』。

  暖人心,讓正能量更充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反映群眾現實訴求,回應群眾重點關切,搭建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連心橋』。堅持百姓情懷、群眾視角,充分展示人民生產生活的滄桑巨變,生動展現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講好小康故事、脫貧故事、振興故事。堅持把鏡頭對准百姓,把筆觸聚焦百姓,開展『走街串巷訪百家』采訪報道活動,紮根人民、謳歌人民,不斷推出更多暖心之作。

  築同心,讓凝聚力更強勁。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中心環節,找准人們思想共鳴點、利益交匯點,著力做好對象化、分眾化、精細化思想輿論引導,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推進網上建言、網絡問政常態化長效化,拓展全媒渠道、運用多種方式察民情、聽民聲、聚民力、匯民智、解民懮,確保黨的主張和群眾期盼同頻共振、緊密統一,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群眾基礎。

  三、弘揚文明新風,涵育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深培厚植、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大全省人民普遍體認的『最大公約數』。

  加強教育引導。著眼領導帶頭、典型示范,發揮領導乾部價值感召作用,深入開展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乾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以身體力行的強大人格力量感染群眾、引領群眾。發揮青年學生價值強基作用,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到學校管理各環節,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扣好成長成纔的『第一粒扣子』。發揮廣大群眾價值主體作用,深入開展形勢政策引導、文明新風倡導、精神文明教育,切實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引導人們准確把握小家、大家與國家休戚與共的關系,不斷提昇思想覺悟、道德水准、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強化實踐養成。著眼貫穿、結合、融入,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從加強實際踐行、建立長效機制、用好文化資源等多方面綜合施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高度重視典型示范在價值養成中的作用,挖掘培育時代楷模、感動龍江、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建立健全典型培養宣傳機制,探索創新典型初顯期、成長期培植引導機制,建立黑龍江重大典型庫,厚培典型發展沃土。提昇全省文明創建層次和水平,紮實做好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評選宣傳工作,深入實施《黑龍江省文明單位建設條例》,推動形成『文明花開遍黑龍江』的生動局面。

  構建鄉風文明。著眼全面小康整體要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持續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既塑形更鑄魂,推動全省鄉風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著力在內容上抓實,把鄉風文明建設與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強化新時代新型農民培育工作,大力推進移風易俗,鼓勵村民參與治理,提昇農民素質,涵養鄉村新風。搭建公共文化平臺,廣泛開展農民豐收節、農民文化節、農民藝術展演等群眾文化活動,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文明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著力在陣地上抓實,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提昇鄉風文明的有效載體,把志願服務作為宣傳教育群眾的有力抓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設服務內容,以共建共享為重點打造工作平臺,構築農村思想政治建設、農民思想道德培育的堅實陣地。

  實施文化惠民。著眼打牢基礎,探索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的文化資源配置方式,形成普惠性、保基本、可持續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供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謀劃推出體現黑龍江特質的文化扛鼎之作,強化文化供需精准對接,有重點地把優質文化項目資源向農村傾斜,推動『送文化』和『種文化』相得益彰。發展產業,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度推進文旅融合,提昇文旅產業發展效能,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專精特新』文化行業發展新模式,提高文化產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貢獻率。加強管理,做好黑龍江文化制度落實與黨中央相關制度規定的有效銜接,強化基層文化市場綜合監管,打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文化市場營商新環境。

  (作者系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責任編輯:張廣義

賈玉梅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