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17日訊 1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安裝了全套健身器材和照明設備;主街兩側栽植樹木6種2000多株,種花1000多株,新安裝路燈10盞;農村危房、舊房、空心房改造和牆體立面整治,極大地改善了農戶住房條件……走進五大連池市朝陽鄉邊河村,道路硬化整潔,民居寬敞明亮,綠樹花草輝映,一派美麗鄉村的景象映入眼簾。
作為五大連池市『美麗鄉村』創建試點,近年來,邊河村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提昇村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以鄉村規劃建設為引領,以整治村容村貌為重點,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公共服務健全、群眾生活幸福的『美麗鄉村』,提昇群眾的幸福指數,農村生產條件、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邊河村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科學編制規劃,明確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目標和措施。按照村莊建設規劃,優化村莊路網布局,打通村內斷頭路。推進農村危房、舊房、空心房改造和牆體立面整治,改善農戶住房條件。加快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建設,倡導庭院綠化,鼓勵農民栽植經濟林木、觀賞樹木。推進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綠化,配建街頭綠地和小游園,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多層次立體綠化效果,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於40%。
這個村建立了村內衛生日常保潔機制,推行『戶收集、村集中、村街運轉、區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方式,按每5—10戶不低於1個的標准配備垃圾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密閉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運車。設立環境衛生專管員及環衛清潔隊伍。同時,全面清理村莊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推行『三堆兩垛』定點存放,妥善處理並積極利用禽畜糞便。加強對分散式水源的衛生防護和周圍環境的清理整治,構建戶戶通的自來水管網,保證自來水供水入戶率達100%,水質合格率達100%。做好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置,科學建設一批淨化池、氧化塘,有效降解水質污染,生活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95%以上。
邊河村推進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基本達到具備綜合辦公室、綜合活動室、綜合服務室、衛生室、文化室、警務室、調解室、生活日用品超市、農資超市和村民文體活動場所等功能配置的『七室兩超市一廣場』標准。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宣傳力度,參合率100%,進一步簡化費用交納、報銷、領取等手續。
生活富裕是『美麗鄉村』的重要標志。村黨支部書記馬佔山介紹說,邊河村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打造特色專業村。將利用農村自然景觀、田園風光,重點建設高標准的主題農莊和農家樂,大力發展自助采摘游、城郊休閑度假游、生態農業觀光游、民俗風情體驗游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業,推動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同時培育農村服務業,開發餐飲、住宿、交通等三產服務項目,適度發展短途物流、設備租賃、勞務輸出等配套產業。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培育一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增強農民創業就業能力,加快培育農業科技人纔、農村實用人纔和現代職業農民。發掘、保護、開發農村優秀民間文化資源,加強對抗聯遺址建築的保護,推動民間傳說搜集整理、民間藝人技藝傳承,弘揚抗聯精神、地域特色的農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組織文明生態示范戶、致富創業帶頭戶、敬老模范戶、子女教育模范戶、計劃生育模范戶、『五型家庭創建』等創星評比,建立動態考評機制,頒發並懸掛農戶家庭星級評定匾牌。引導農民破除陳規陋習,培育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