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同江市:合作社扶貧 玫瑰園務工收入3萬元
2020-06-21 21:0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21日訊(記者 王春穎)日前,隨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采訪報道活動第一小分隊的腳步,記者走進同江市綠農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聞著玫瑰的濃郁香氣,望著一望無際的綠色農田,田間縱橫交織的小路是為村民們奔向小康而鋪就的。

綠農合作社的玫瑰良田

  同江市綠農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於2015年組建成立的,合作社由村民自願入股組成,實行租地和帶地入股、資金入股的合作方式,在不改變農戶土地承包權的前提下,通過股權量化進行紅利分配。目前,合作社運營規范,管理有序,實現了農資、農機、技術、訂單『四統一』。推行『合作社+貧困戶』形式,10戶貧困戶帶地入股,每畝土地增收200元左右,有效地推動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衛明村產業扶貧工作。2016年,被評為省級規范化農機合作社。

  據合作社理事長劉津江介紹,2017年,結合合作社實際情況種植了200畝藥用玫瑰,種植面積達200畝,年總產值達120萬元。采摘玫瑰花、除草僱用了很多當地村民。『產品有玫瑰花茶、玫瑰花蜜等,通過線上線下銷售,銷路很好。』劉津江說,合作社計劃繼續引進玫瑰產品生產線,實現玫瑰產品深加工,生產玫瑰精油、玫瑰餅、玫瑰醬等。『合作社自種植玫瑰以來,每畝效益有5000元左右,再加上鮮食玉米加工、熏魚廠等產業,帶動全鄉赫哲族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

合作社理事長劉津江

  漁業村村民尤士香在合作社玫瑰園務工,59歲的她曾經因病致貧。『在合作社打工,旺季時兩小時就能有75元收入。』尤士香說,合作社每年還給她分紅,加上她和老伴在村公益崗位的工作,去年收入超過了3萬元。

  2018年通過公開競標,綠農合作社取得了日生產能力300噸的扶貧項目烘乾塔的經營權,收、儲、運一條龍運營。並建立了與104戶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為每戶貧困戶分紅440元以上,實現了貧困戶依托產業穩步增收脫貧的目標。2019年,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合作社種植鮮食玉米300畝,並新增了玉米生產線,進行甜玉米加工,畝增收600元,促進合作社穩步發展。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