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對簿公堂的人,再見面時,很難心平氣和。很多打官司的親人經過訴訟後親情都會出現裂痕,如果再遇上被執行人不主動履行義務就更難辦了!這可給執行法官出了難題,對於親人,可不僅僅是要求被執行人履行法律義務,更要防止他們的親情被進一步破壞……
母女間的土地糾紛
女兒把母親告上法庭後,得到了勝訴的判決,可母親卻遲遲不履行,這樣的土地權益該如何維護?
5月8日,青岡縣法院受理一起土地侵權糾紛案件。申請人馬某與被執行人王某系母女。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馬某分得承包田10畝。2005年馬某出嫁,該10畝地由她的父親經營耕種。
2016年,馬某的父親去世,馬某的母親王某與他人再婚。馬某向母親王某索要這10畝地遭到拒絕,遂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馬某勝訴,從2019年起由馬某經營耕種訴爭的10畝地。官司贏了,馬某卻未能從母親王某處拿回這10畝地。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鑒於雙方是母女關系,執行法官沒有硬性執行,而是多次上門悉心調解,不希望母女因為這場官司變成仇人。起初,被執行人王某不願配合執行調解,在執行法官做了多次的思想工作下,王某漸漸轉變了態度。
最後,在執行法官的不斷努力及相關單位的協助下,王某同意將這10畝地讓出,歸還馬某。至此,該案得以執結。
姐弟間的擔保
姐姐好心為弟弟擔保,怎料弟弟無錢償還欠款,姐姐被訴至法院代為償還……可姐姐還完錢後,弟弟卻又變臉了!
人生路上,親情是持久的動力,也是無私的溫暖。近日,明水縣法院執行一起追償權糾紛,為姐弟再續親情。
申請執行人李某與被執行人劉某系姐弟。2016年,劉某在高某處借款,其姐姐李某為擔保人,借款到期後,劉某無錢償還,高某將擔保人李某訴至法院,要求償還借款,經調解,李某為劉某償還了此款。按照規定,李某有權向弟弟劉某追償,經協商,劉某答應將自己的玉米抵給李某。
然而,劉某反悔了。無奈之下,李某將弟弟劉某訴至法院。拿到了勝訴判決的李某,卻也沒有等來弟弟的主動履行,劉某明明有能力償還,卻一直搪塞拖延。

執行法官接到此案件後,立即與劉某聯系。考慮到雙方的姐弟關系,執行法官從多個角度對劉某進行規勸,希望能喚醒雙方之間的親情。
經過兩小時的電話勸解、溝通,劉某終於意識到不履行義務不僅僅是姐弟倆之間的小事,而是觸犯了法律。第二天一早,劉某送來了案款錢,並向自己的姐姐道歉。
親戚間的借款
常某與蔣某兩家是親戚,因為蔣某家遇到困難,急需用錢,常某將2萬元借給蔣某。可到了還款時間,蔣某卻沒有還錢。不得已之下,常某將自己的親戚蔣某告上了法庭……
這起借款糾紛案,2019年3月,拜泉縣法院依法作出調解,被告蔣某向原告常某按期支付欠款2萬元。可將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蔣某並未按期履行還款義務,於是,常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後,蔣某仍拒不配合法院執行。2020年6月9日,拜泉縣法院執行乾警驅車40公裡到被執行人蔣某家中,釋法說理,闡明不履行法院判決的後果並耐心勸解被執行人蔣某:雙方是親屬關系,本來有困難的時候幫一把,是對蔣某的信任,蔣某的行為不僅失了誠信,也枉顧親人間的感情,將來再遇到困難可就不一定會再有人伸出援手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協調,蔣某深感愧疚,答應積極配合法院,雙方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