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龍是大興安嶺地區信訪局一名普通職工,自2009年以來,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鑽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編程,兼職禁毒宣傳和熱心公益事業,創辦了黑龍江禁毒網和『興安公益協會』,利用網絡宣傳和微信傳播使各公益組織由『單打獨斗』轉變為『整體發動』的局面,線上開闢了大興安嶺公益事業的網紅天地,形成了公益事業多點發力、多點聯動、多點共振的良好局面,被祖國最北部林區人民譽為『興安公益事業的領跑者』。

創辦禁毒公益網站橕起網絡服務一片天,2009年,在得知全省還沒有禁毒專業網站的情況下,武士龍決定先從籌建禁毒網絡媒體平臺入手,擔負起義務禁毒宣傳的使命,喚醒更多的群眾識毒、防毒、拒毒和參與禁毒,為加強禁毒宣傳和營造禁毒氛圍貢獻一份力量。他自費到北京申請了網站域名、租用服務器,並拿出全部積蓄和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創辦了禁毒公益網站—『龍江禁毒網』,邁出了他甘為禁毒公益事業做奉獻的第一步。為節省費用,他利用全部業餘時間和休息日,對網站自行設計、維護和更新。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努力,龍江禁毒網站於2009年6月與公眾見面。從此,網站建設成了他的『命根子』,傾注他了全部心血,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在工作之餘,他放棄了業餘愛好,潛心研究和不斷調整網站的頁面、欄目的禁毒宣傳內容,竭力追求制作精良、最佳效果。

為加深人民對毒品危害的了解,武士龍在『龍江禁毒網』上開辦了網上互動,解疑釋惑,在他的精心維護、制作、開發下,網站以取材新穎、內容豐富、事例翔實被廣泛關注,既宣傳普及了禁毒知識和國家禁毒方針、政策,又爆光了典型案例和負面危害,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深受廣大網民歡迎和好評,網站點擊率直線攀昇,在全省、全國都小有名氣。幾年來,他又把個人的大部收入近10多萬元全部投入進去,而目的很單純,就是義務開展禁毒宣傳,警示更多的人遠離毒品危害。武士龍建立的龍江禁毒網引起了黑龍江省禁毒協會的關注與重視。 2012年5月,龍江禁毒網與黑龍江省禁毒協會正式簽約,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家與政府合作的民辦公益網站。經過大型的改版、數據庫優化以及網站推廣,網站訪問量大幅增加,由簽約前的700IP/天,增加到5000IP/天左右,增幅達614.3%;網站收錄率大幅上昇,百度收錄率由簽約前的4—5條/天,增加到55條/天,增幅達1000%;與知名網站軟文連接,利用百度平臺、全國各大知名論壇進行了禁毒宣傳軟文連接,日均已達60條。目前龍江禁毒網已成為一個系統、全面、實用的禁毒網站,並在全國同類網站關鍵詞『禁毒網』中始終位居前列。
2012年,武士龍率領『龍江禁毒網』團隊義務承辦了由黑龍江省禁毒辦、黑龍江省禁毒協會和龍警網聯合發起的『大家都來說禁毒』征文活動,共征集全國29個省市區來稿1500餘篇。經過武士龍團隊一一審核後,篩選出1400餘篇征文,陸續在『龍江禁毒網』上刊發,後又經專家審評,評出獲獎作品518篇,編輯成書,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受到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2013年6月,武士龍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十大民間禁毒人士』,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和國務委員、公安部長郭聲琨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於2015年5月被評為『全國民間禁毒人士』,在人民大會堂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央視新聞聯播截圖

組建興安公益團隊開闢線上服務新天地。武士龍熱心公益事業,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於2010年6月通過網絡宣傳和微信號召,籌建了『興安公益之家』,通過微信公眾號組建了興安公益團隊。2014年7月,又注冊了大興安嶺第一家社會公益組織—『大興安嶺公益協會』,建立了『公益興安』微信平臺,制定完善了《大興安嶺公益協會章程》等相關規章制度,2016年10月19日,大興安嶺公益協會正式申請建立了兼和式黨支部,同年12月,大興安嶺公益協會又在新慈善法頒布實施後成功申報並取得了大興安嶺地區唯一一家慈善機構組織認證,截止目前大興安嶺公益協會登記志願者1400餘人。
他通過微信號召『興安公益志願團』開展了以『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為主題的公益幫扶活動,建立了『愛心幫扶資料庫』。家住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衛東社區前進15號樓的孫清珍老人,沒有退休金、醫保、沒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十分困難,沒有生活來源,她的丈夫在一次不幸的車禍中去世,撇下老人獨自帶著兩個身患重殘疾的女兒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僅靠孫清珍老人拾荒維持,人均月生活費不足160元。多年起早貪黑的拾荒,使老人的雙腿患有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興安公益服務團隊為老人家送去了輪椅、米、油、衣物和慰問金1500元。
每年的中秋節和『國際老人節』前,武士龍都微信組織興安公益團隊們到轄區內的各家敬老院,開展『博愛與志願者同行』關愛孤寡老人活動,對敬老院中的孤寡老人進行慰問,為敬老院的老人們帶去了各種水果。隊員中的小學生和高中生,陪老人聊家常,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成年者對敬老院老人住所進行了清潔打掃,他們兩人一組,針對一個老人進行服務,攙扶老人們到院子裡曬太陽並為需要理發的老人理發;自帶面、油、蔬菜、肉餡等食物來到敬老院的廚房,親手為老人們制作餃子。
他帶領的公益團隊與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第五小學、加格達奇區第四小學、加格達奇區第七小學的150餘名困難留守兒童進行了一對一簽約幫扶,建立幫助對接微信群,通過線上聯系,每年為留守兒童捐贈學雜費用,並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給予幫助。特別是2014年10月,武士龍在其父罹患腎癌、花去了全部積蓄10萬餘元及從親友借債5萬餘元的情況下,依然始終堅持參與公益活動,並為殘疾兒童捐款1000元。武士龍就是這樣,他視公益事業為己任,像山間的一縷清泉,無私的滋潤著所經過的土壤。多年來,大興安嶺公益協會在武士龍的帶領下,在公益網站建設、維護、運行,組織大型公益活動,資助傷殘、特困、大病群眾和家庭,以及留守兒童方面捐助60萬餘元。受益群眾3000餘人次。

線上線下齊努力爭當防控疫情好先鋒。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武士龍從大年三十開始,每天第一時間將官方疫情信息及防控知識轉發至各大工作群和相關微信群,先後制作《大興安嶺地區疫情防控手冊》、《大興安嶺公益志願者疫情培訓手冊》,創作疫情脫口秀《戰疫》,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進行正面輿論宣傳和防役知識普及,訪問量高達30萬餘次,收到良好社會效應。帶領志願者切實承擔起光明社區對356戶居民進行網格化、地毯式逐戶摸底調查工作,核清弄准了轄區外地返鄉人員情況,同時對居民廣泛開展了防護知識宣傳,推動構築了防治結合、聯防聯治、群訪群治的社區防護網。

多方聯系得到騰訊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大力支持,緊急調撥40000片醫用專用消毒片劑支援大興安嶺地區,片劑抵達後,由於交通管制沒有運輸車輛,武士龍和他的兩個朋友人背肩扛步行將重量200公斤的消毒片劑運至距離貨站2公裡外的辦公室,然後馬不停蹄地通過地區紅十字會和加區紅十字會全部捐贈給地區醫院、加區衛東社區、地區電視臺、地區報社、征用賓館(酒店)等疫情防控參戰單位、集中隔離點和奮戰在抗擊疫情工作的一線醫務人員,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彰顯黨員先鋒本色。武士龍下沈紅旗社區投身役情防控第一線,在興安家園一期出入卡口,與戰友們頂風冒雪,不畏嚴寒,用責任和擔當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亮明身份,認真檢查,做好登記,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