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7日訊 涼亭裡下棋,湖畔旁漫步,垂釣、采摘,這是在明水縣各鄉村的『村民公園』中經常能看到的畫面。『農閑的時候,白天我們就在這釣釣魚、溜達溜達,晚上沒事兒在這跳跳廣場舞,可好了。』村民公園的常客,明水縣雙興鎮雙發村村民呂洪寶這樣說道。據悉,為接續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明水縣確定了鄉村振興二十項昇級工作。『將廣場昇級為公園』便是鄉村振興『昇級版』的內容之一。
如何發揮鄉村文化和鄉村文明的引領作用?明水縣探索打造鄉村振興『昇級版』,開展上善文明戶、致富奔康戶、上善老人、上善好人、上善賢人、上善能人等『兩戶四人』評選活動,築牢思想引領,打造秀美鄉村。
『村民廣場』昇級為『村民公園』
你們村有公園嗎?我們村有。雙發村的村民公園已經小有名氣。它的核心景觀是『映心湖』。『這是臭水溝向文明湖的華麗轉身。』明水縣雙興鎮黨委書記付金鳳介紹說,該村從去年六月開始動工,目前已建成總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村民公園,將來還會在公園內修建紅心亭和連心橋。
『自從有了村民公園,常有縣城的人找到我,想在村裡買房。』雙發村黨總支書記李中付頗為自豪,『我告訴他們,買可不行,政策不允許,可以租。』李中付說,以前是農村人往城裡擠,現在也有城裡人要來農村住了,閑置的民房也有可能出租賺到租金了。村民在家門口感受著公園裡的美景和舒適,不少游客也因美景前來觀光。雙發村以公園為中心,劃分出休閑娛樂區、觀光區、采摘區和生態保護區。
李中付介紹,『映心湖』西側的采摘區分六片區域,分別栽有黃太平果、紅鈴鐺果、李子等近千棵果樹,每年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游玩采摘。公園內陸續栽種了丁香、刺梅、雲杉、垂柳等景觀花卉,只待綻放。
如果說雙發村村民公園主打『大氣』,那麼,雙利村的村民公園則稱得上『精致』。雙利村的村民公園建在周起鳳屯。櫻桃采摘大棚、水上游樂項目、鳳舞廣場,回廊、小橋、秋千、果樹應有盡有,一草一木盡顯細微處的精雕細琢。值得一提的是,公園裡的果樹都是村民從自己小園移栽過來的,為了讓『我的村』更美,村民紛紛慷慨解囊,還積極爭取公園休整和管理的公益崗位。
『兩戶四人』評選盡顯家風民風鄉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纔,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明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高陽介紹,去年明水縣開展了第一屆的『兩戶四人』評選活動,旨在通過表彰提高廣大農民文明素質、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通過開展系列評選活動,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熱情,用榜樣的力量提昇農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榜樣的引領作用是無窮的。疫情防控期間,明水縣有1248名『兩戶四人』受表彰者全力投入抗疫一線,有299人捐款捐物,有1011人主動成為疫情防控志願者,僅明水縣崇德鎮疫情防控期間的志願者隊伍中就有『兩戶四人』優秀典型146人。樹人鄉兩名『兩戶四人』村民為卡口值班人員免費做飯和出車,還有66人既捐款捐物又當志願者。目前,明水縣第二屆『兩戶四人』評選正在進行中。『評選結束後,將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建設秀美鄉村的熱情和信心,用榜樣的力量提昇農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築牢農民榮譽感和上進心,積蓄向上向善的力量。』高陽表示。
未來可期的鄉村文明圖景
雙發村村民尹長福今年50歲,去年被評選為『上善能人戶』。說起這項表彰,言語不多的老尹臉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李中付告訴記者:『老尹家裡養牛,存欄近40頭,這是能人大戶。雖然養殖戶不少,但他被村民推選出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老尹家的「孝道與家風」讓人佩服。老尹的奶奶在世時,五輩人一起生活其樂融融,如今四世同堂,八口人在一起過日子也是和和美美,這樣和睦的家庭讓人羡慕也讓人佩服。』
李萬義在屯裡開了一間小賣部,年紀大腿腳不方便的鄉親來買貨,他都幫忙送到家裡。在疫情防控時,他既當巡邏員、卡口員,又當義務宣傳員,因而被村民推選為今年的『上善文明戶』。
在明水縣樹人鄉對面城村,30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正在建設,這裡也將規劃一處『村民公園』,幫扶單位捐贈的4000冊圖書將搬進村民中心,實現農家書屋到文化書屋的昇級。
當自家的房上多了一塊『上善文明戶』『致富奔康戶』『上善能人』等標牌,帶給人的精神富足是難以估量的。明水縣正探索開展的群眾要向富裕戶、小康戶昇級、合作社要向聯合社昇級、小散亂村要向專業村昇級、鄉鎮要向有支柱產業鄉鎮昇級、路要昇級為景、廣場要昇級為公園、室外廁所昇級為室內廁所、農家書屋昇級為文化書屋等鄉村振興二十項昇級工作,正讓一個煥然一新的明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