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北大荒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2020-06-28 08:16:3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畢明宇 夏艷濤 姜斌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北大荒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糧食作物比上年增加20萬畝

  黑龍江日報6月28日訊 為保證糧食生產,拓寬致富渠道,今年,北大荒農墾集團圍繞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作物結構、構建適應市場及龍頭企業需求的品種結構、構建生產生態協調的區域結構、構建用養結合的耕作制度等4大種植業調整任務。今年播種面積4353萬畝,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4330萬畝,糧食作物比上年增加20萬畝。北大荒集團穩定優質綠色水稻種植面積,重點調減墾區第五、第四積溫帶等高緯度冷涼地區玉米面積。發揮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等政策,合理安排大豆種植面積,實現旱田合理輪作,均衡增產。

  北興農場有限公司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削減玉米種植面積,鼓勵種植大豆,通過玉米大豆輪作、經濟轉型等補貼政策,積極引導農戶擴大『雙高』大豆品種種植面積,確保大豆生產穩步持續發展。據了解,今年,農場有限公司種植大豆面積20.1萬畝,按照每畝200公斤、每公斤3.2元進行收購,僅大豆產值就能達到1.3億元,效益非常可觀。尾山農場有限公司堅持保糧底線,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大優質高蛋白大豆種植面積,種植的大豆、玉米及其它經濟作物比例為5:4:1,『黑河43號』等優質高蛋白品種種植面積達90%以上。

  種植特色經濟作物,開闢增收新途徑。北大荒集團積極發展設施蔬菜、綠色果品、優特雜糧種植,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高粱、紅小豆、芸豆、鮮食玉米、蔬菜、中草藥等高效優質綠色經濟作物種植。

  為進一步拓寬農戶致富渠道,實現育秧大棚效益最大化,北大荒股份八五四分公司積極探索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模式,巧打農業生產轉階段的時間差,鼓勵引導農戶在已完成水稻育秧使命的大棚內復種晚熟西瓜、香瓜和金花葵等精特作物,使土地資源進一步盤活,產生二次收益。

  『種藥材本身就是一個掙錢的項目,每年大豆還能賣錢,我這可是雙項收入的好事啊。』曙光農場有限公司第三作業站種植戶岳偉在已播的122畝大豆地裡間播蒼術時喜笑顏開逢人就說。這是這個農場發展『中藥+大豆+訂單』種植,助力種植戶增收的有效渠道。這個農場利用農作物生產的空間差和時間差,依托先進的種植技術推行一地雙種,在1.3米大壟上采用『2行大豆苗帶+2行蒼術苗帶+2行大豆苗帶』的壟上6行間種模式,進行多層次、多作物種植。

  發展飼料飼草,打造牧草經濟。按照『以養定種』的要求,北大荒集團積極發展飼用玉米、青貯玉米和苜蓿等優質飼料飼草種植,促進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