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8日訊 『木蘭縣專門成立工作組,推動生豬養殖項目開工建設,只用23天,就完成了604畝土地集中流轉。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了施工現場「三通一平」,接入了高壓電,為項目搶出了黃金施工期。』日前,在木蘭縣吉興鄉建新村生豬養殖項目建設現場,黑龍江木蘭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彪說,牧原生豬養殖項目落地後,木蘭縣全方位服務的誠意,讓企業堅定了投資信心。
近兩三年來,木蘭縣持續向產業項目建設聚焦發力,主要領導跟蹤包保,創新推進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系列真招、實招、硬招,打出服務『組合拳』,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一批大項目、新項目、好項目落地見效,振興發展活力迸發。
推進項目前期
『一攬子』事項政府『親自辦』
據了解,哈爾濱市重點產業項目——牧原生豬養殖項目,今年在木蘭啟動建設,年內計劃投建4個生豬養殖場,將實現年出欄生豬34萬頭目標。受疫情影響,年初完成選址後,第一個木蘭八場養殖項目,4月初纔開始前期各項工作。
『不到一個月時間,木蘭開發區為企業完成了項目前期關鍵事項,企業輕松進場動工建設。』王彪告訴記者。
為助力項目提速建設,木蘭縣打破常規,加大服務保障力度,與企業共同承擔了項目前期『一攬子』事項辦理。
木蘭縣委常委楊鵬飛介紹說,產業項目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復雜問題會影響開工進程。為此,木蘭縣開發區工作人員走進村民家中,與村、鎮乾部一起,講解土地集中流轉帶來的新機遇,以高出市場價一倍的定價,與80戶農民簽訂流轉合同,並承諾安置流轉土地村屯的貧困戶優先務工,僅用23天完成了土地流轉工作。
同時,開發區同步推進養殖項目環評、工程項目審批備案、偏遠農用地接入高壓電、『三通一平』等一系列事項,不到一個月時間,項目提前開工建設。目前,已有150名村民進入項目企業務工,創造了項目建設與村民致富的『雙贏』局面。
企業有難事,政府『親自辦』。木蘭縣緊盯重點項目建設不放松,主要領導親自包保、靠前指揮,破解制約產業項目加快建設的瓶頸問題。伴隨用地難、審批慢、基礎設施不配套等問題的迎刃而解,一批產業項目在木蘭落地生根。
木蘭縣委書記牟宏峰說,木蘭縣始終把為項目建設服務,擺在重要位置,持續加大服務保障力度,提高項目建設效率,目的就是推動項目盡早開工投產。
據悉,今年以來,木蘭縣推進的省百大項目及市重點產業項目,80%實現了開復工。
推進投產達效
政府靠前服務『幫著辦』
初夏6月,省百大項目打捆工程木蘭縣龍能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施工現場,鍋爐主體、除塵、脫硫、脫硝設備安裝已經完成,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鋼結構等土建工程施工,預計10月底投入試運營。
該項目顧問白佩忠說,項目投產後,每年將消耗周邊五個鄉鎮25.8萬噸的秸稈稻殼,年發電量9311萬度,供熱能力將達到70萬平方米。『為助力項目投產達效,木蘭縣去年「大手筆」投入400萬元,為企業鋪設供熱管線,直達用戶家中,確保項目當年投產,供熱能力充分釋放。』白佩忠說。
楊鵬飛告訴記者,對於已開工項目,木蘭縣堅持靠前服務,有事『幫著辦』,保障項目建設進程,推動盡早投產達效。
『開發區有專人與企業對接,遇到難題,及時與相關部門會商解決。企業可以靜下心來,專注項目建設。』白佩忠說,項目10月底試運行,比預計時間提前兩個月,得益於政府的多方助力。
記者了解到,木蘭縣持續強化項目推進和跟蹤調度,以真金白銀的投入和政策落實的效率,助推企業加快建設,並立足資源優勢,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近日,哈市重點產業項目——木蘭縣嘉能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啟動了基礎施工,投資近億元訂購的上料、除塵、熱機、水工、化學等系統設備,將運往場區。
楊鵬飛說,如何釋放兩大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的熱能優勢,已列入『幫辦』日程。目前,開發區正在探討繼續投入資金,把富餘熱能輸送到農民的蔬菜大棚,延伸到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第一線。政府部門超前謀劃、主動服務,進一步激發了項目企業的發展熱情。
工程項目審批
流程精簡可『網辦』可『代辦』
近日,黑龍江天兆飼料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飼料加工廠項目負責人徐玉海,拿著項目備案證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激動地說:『木蘭縣工程項目審批的方便快捷,令人意想不到,在木蘭落地投資,選對了地方。』
發力破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堵點難點,木蘭縣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流程,打造了『一個系統一個窗、一套機制一個門』的審批管理體系,以政務服務的快捷高效,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依托哈爾濱市『互聯網+』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木蘭縣建立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覆蓋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全過程,實現了項目網上申報、網上辦理,數據入庫、信息共享,可全程留痕、跟蹤監督,做到了事項辦理可詢、審批時限可控、辦理進度可查、中介服務可評。
木蘭縣營商局在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設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材料網上流轉、統一窗口出件』。同時,創新推出『重點項目全程幫辦代辦』『延時辦理』『預約審批』等服務舉措,真正做到讓企業群眾滿意。
據介紹,原來項目建設單位從立項到竣工驗收,除了要跑10餘個審批部門,還要跑多個中介服務機構,一個項目『全生命周期』需蓋各類公章幾十個。現在,『一個事項』只需一次申報,讓企業『進一扇門、辦所有事』。政府部門在不同審批階段,材料可以共享共用,解決了材料多頭申報、重復提交等問題,打通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堵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提速工程項目審批,只是木蘭縣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項目建設的一個生動注腳。今年以來,服務保障『組合拳』,正在為木蘭縣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重點產業項目數量與投資規模均達到歷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