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扶貧雞』變身『致富雞』 貧困戶走上『造血』脫貧之路
2020-07-06 17:01: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紀世強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6日訊(紀世強 記者 霍梟涵) 近日,記者來到佳木斯市郊區西格木鎮群林村易鐵軍家中。他手捧著一把剛摘的青菜准備喂雞,幾十只小雞立馬『咯咯』叫著圍攏過來。易鐵軍今年56歲,因殘致貧,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身體不好,但始終熱心於村裡的各項活動,被村民熱情地稱呼為『老鐵』。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打工,駐村工作隊專程為我們送來了雞雛,年底還包銷。』易鐵軍邊喂食邊介紹說,『原本就有公益崗位的工資,現在又養起了雞,扶貧乾部每隔三天都會來指導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老鐵」不等不靠,硬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郊區民政局派駐群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趙遠峰告訴記者:『「老鐵」2019年參加公益性崗位增加收入8000多元,村裡號召養雞他也是第一個申請報名。』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省扶貧辦和省財政廳為能夠自主生產經營的貧困戶下發疫情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元,但這資金如何發放成了趙遠峰心頭的一件事。趙遠峰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錢投入到生產生活中,讓貧困戶自力更生產生造血式扶貧更有意義。

  經過與村兩委討論和入戶摸底,最終養『扶貧雞』成為了該村的首選項目,趙遠峰帶著村兩委將精心挑選的雞雛送到貧困戶手中,因實際情況每戶50至100只不等。村委會的專職防疫員定期上門指導用藥,幫扶乾部和駐村工作隊會幫助大家銷售,其餘的佳木斯電商平臺負責兜底。

  趙遠峰做了一個《群林村貧困戶庭院養殖情況表》,為每個養殖戶建立檔案,定期拍照存檔,記錄小雞成長的全部過程。『電商平臺能為群林村的「扶貧雞」托底,我們也絕不能以次充好,保證每只雞都要飼養五個月以上,未來每賣出一只雞都要在包裝袋上寫上貧困戶的名字,消費者可根據名字溯源到養雞過程。』趙遠峰說。

  據介紹,疫情期間郊區共為446戶貧困戶發放了36萬元自主生產補貼,主要是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業、提高自主積極性、減輕支出負擔,同時郊區還將充分發揮電商平臺優勢,牽動社會力量、幫扶力量、機關企事業單位、愛心人士等幫助貧困戶銷售『扶貧雞』,保障『扶貧雞』既要養得好更要賣得好。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