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駐村扶貧閃耀青春力量 記綏化『第一書記』中的團乾部
2020-07-09 09:40: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9日訊 青春在哪裡,汗水就灑在哪裡。深入村屯、紮根鄉村,讓青春在基層一線閃光。在我省扶貧一線,到處都能看到絢爛的青春之光。1986年出生的楊磊,1989年出生的姜雲鵬,1991年出生的邢志遠,他們是綏化市團乾部中的優秀駐村代表。

  民族村裡的『楊幫辦』

  今年5月,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兩紅兩優』表彰名單,共青團綏棱縣委副書記楊磊榮獲『全省優秀駐村團乾部』稱號。這個光榮的稱號是他用4年的扶貧工作磨礪出來的。

  2017年,楊磊赴綏棱縣上集鎮民族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貧困戶趙炳良回憶說:『年輕的第一書記到了,就幫助我家買來雞雛和鵝雛擴大養殖,還幫我兒子聯系外出赴青島打工。我們家收入多了,條件好了,2018年就實現了脫貧。』

  今年,為了應對疫情給趙炳良一家可能帶來的返貧風險,楊磊主動幫助趙炳良申請扶貧貸款5萬元,用於他家擴大種植面積,並為趙炳良聯系赴大連果園打工的工作。趙炳良說,我家脫貧效果『瓷實』,楊書記這樣幫我們,我們一定好好乾。

  『最怕貧困戶返貧』,這是楊磊的真心話。今年年初,原本楊磊已經為脫貧戶喬永軒聯系了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打工的營生,但受疫情影響,喬永軒的這份工作『黃了』。楊磊再次為喬永軒聯系上集鎮疫情防控的公益崗位上崗,實現了喬家在疫情期間收入穩定。

  楊磊說,上集鎮民族村全村90%以上的村民為朝鮮族,村裡的青壯年勞力都在青島、大連和韓國等地務工,村中70%的黨員為流動黨員,黨建工作開展一直很難。為解決此問題,楊磊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利用學習強國軟件、微信視頻等方式開展流動黨員的集中學習並及時了解流動黨員的生活和思想狀況,確保了村中的流動黨員在各領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楊磊與村兩委班子多次探討研究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並根據村實際情況創辦了朝鮮族米酒廠和泡菜廠,與村兩委班子一起研究米酒配方,一起為村裡出產的米酒和泡菜聯系銷路,村民們在酒廠打工,足不出村每個月就可以賺到4000多元。

  村民的『快遞小哥』

  姜雲鵬是共青團海倫市委員會社會聯絡部部長,剛剛過完30歲生日卻也是一名駐村『老兵』。2017年5月,姜雲鵬被派駐到海倫市向榮鎮向春村駐村扶貧。2018年,他轉戰到海倫市海興鎮永進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幾年的駐村時光他收獲了一個外號:『快遞小哥』。

  姜雲鵬的這個『業務』是幫貧困戶帶貨開始的。去年,姜雲鵬幫助貧困戶張傑申請了貸款2萬元,養殖紅公雞1000只,可年末銷售遇到了難題。『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啊!』姜雲鵬利用自己的人脈和朋友圈進行銷售。在他的幫助下成功銷售了300餘只紅公雞,銷售金額達到3萬元,張傑全家因此脫貧了。有了賣雞的經驗,『快遞小哥』姜雲鵬繼續開展代賣工作,今年5月,他替村民賣笨雞蛋、鴨蛋,銷售金額超過3000元。

  姜雲鵬積極探索新思路,想新點子,聯系海倫當地電商能人『王笑臉網店』老板王顏輝,請他幫助銷售農戶庭院裡散養的小笨雞。王顏輝答復說,5000只以內都沒有問題。訂單在手,小雞不愁賣,姜雲鵬就花費近1萬元,為全村貧困戶每戶購買了20只雞雛,還為每戶購買養殖防疫藥品,做到統一品種、統一購買、統一防疫、統一加工、統一銷售。

  海興鎮永進村貧困戶郝玉方說,我家這小牧園養大公雞、紅公雞,都是小姜書記給買的,我們歲數大的人,搞養殖挺好,從買雞雛到銷售,他全程給服務,這個項目真挺好。

  姜雲鵬說,村民看我總是來回送貨,送我一個『快遞小哥』的稱號,我樂於為村民的增收提供更多服務。

  為村裡營造最美風景

  生於1991年的邢志遠,是望奎縣最年輕的駐村第一書記。

  夏日傍晚,走進望奎縣先鋒鎮沿江村就能聽到廣場秧歌隊的鼓樂聲。秧歌隊成員都說,村裡有了廣場纔有了秧歌隊,而這個廣場都是邢書記幫助修建的。

  從2017年駐村開始,邢志遠就張羅著讓全村老百姓能在茶餘飯後有休閑娛樂的地方。邢志遠說:『我來的時候沿江村沒有路燈,每到夜晚,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為了讓村民們晚上出門有個燈照亮,邢志遠自掏腰包組織實施了『一戶一亮化』工程,免費為全村87戶貧困戶送去太陽能燈一個。

  這兩年村裡還完成了硬化路面4.4公裡。邢志遠積極幫助聯系望奎縣的水稻專家到村裡、到田間地頭對貧困戶進行科學指導;為貧困戶送雞雛、鵝雛;爭取各類獎助學金3萬餘元,利用節假日時間為在村貧困戶家庭學生輔導功課;在沿江村舉辦了先鋒鎮就業創業培訓班。

  邢志遠說:『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最後一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將帶領幫扶責任人為貧困戶在產業增收上做長遠謀劃,帶領沿江全體村民實現小康生活。』如今,全村貧困戶87戶223人在2019年底全部脫貧。

  共青團綏化市委書記吳迪說:『奮斗的青春最無悔,讓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綏化市廣大團乾部紮根基層,通過產業帶動等有效措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通過思想引領、典型引帶,讓優秀青年人影響身邊人,幫助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貢獻共青團力量。』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