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訊(記者 楊帆)在黑龍江最北端的黑龍江上游,大興安嶺呼瑪縣鷗浦鄉三合村這個寧靜的小村落,依山傍水,毗鄰小有名氣的吳八老島,風景秀美。近日,記者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三合村,村道旁木質長椅、各色花朵競相開放,村民種莊稼、打漁、經營民宿,春種秋收,怡然自得。

『2018年,我來到三合村的時候道路不好,一起風滿臉是土,村容村貌也不好。為改善三合村人居環境,我們從發展旅游經濟、農民增收的角度分析利弊,讓老百姓認識到改善村居環境的重要性,想方設法激發村民自覺性。』駐村第一書記李宏波說。2019年,村兩委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建設文化廣場,呼瑪縣政府陸續投入700餘萬元打造三合村旅游基礎設施,把三合村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紅色的歷史基因結合起來,對房屋、路面、廣場、花壇、民宿牌匾進行整修。早在2010年,村黨支部書記張大成開始經營民宿,那時候村裡環境不好,靠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游客,現在,村裡的環境極大地改善了,三合村村民通過發展旅游產業增收,效益日益明顯。目前,村內的小飯店和水上餐廳每年為村民增收30餘萬元,小乾魚、笨雞蛋、笨鴨蛋、乾蘑菇等土特產為村民增收約10餘萬元,現有的小旅店每年為村民增收2萬餘元。張大成說:『除了民宿收益,我平時種地,十多?地一年純收入6萬多,閑暇打漁一年也能掙3萬多。有的村民地多,打漁能乾的村民掙得更多。』

近年來,駐村第一書記與村兩委,依托紅色文化背景,積極利用現有的旅游資源,發展民宿旅游,組織村民專門赴漠河考察當地民宿旅游,通過參觀考察漠河市北紅村、北極村的民宿旅游,使村民增進了對民宿旅游的了解,增加了發展旅游的信心。目前,已有2戶村民著手打造特色民宿,還有5戶正在建設中。

下一步,呼瑪縣三合村還將抓住當前全縣大力發展旅游業這一契機,以弘揚紅色文化為背景,積極引導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在『土、笨、特』上下功夫,配套開發江上餐廳以及漂流、垂釣等游樂項目,打造特色民宿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