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手上有活兒,心裡不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7-14 15:09: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那鵬翔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4日訊(記者 孫英鑫 那鵬翔 劉楠)泰來縣位於黑龍江西南部、黑吉蒙三省(區)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稱。近幾年,泰來縣依托『扶貧車間』,讓低收入人群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成功脫貧。宏昇村村民劉麗華,就是其中的一位。

劉麗華正在編制座墊。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盛夏,午後有些悶。在泰來縣和平鎮宏昇村『扶貧車間』內,62歲的劉麗華正在桌前編織汽車坐墊。壓針、提線,雖動作有些慢,但每一針都是那樣仔細,從容。『編一個坐墊給40塊錢,比在家乾呆著強多了』劉麗華笑著說。

  用村裡鄉親的話說,劉麗華是個命苦的女人:丈夫因意外導致身體殘疾,她成了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多年來,種地,到磚廠脫坯,髒活累活兒沒少乾,仍未還清欠下的飢荒,甩不摘貧困帽子。

  2017年,瑞王手工編織項目落戶宏昇村,劉麗華迎來了命運的轉機。『有一天我被村上叫去開會,村書記跟我說,你來扶貧車間乾活吧,編墊子。頭一天說完,第二天我就上班去了』劉麗華說,『當時還有些人瞧不上這份活兒,跟我說,哎呀,賺那十塊八塊的有啥意思呀!我可不這麼想,十塊八塊不也是錢,在家閑著也是閑!』

  從劉麗華家到村上的『扶貧車間』5裡多地,不管下雨刮風,只要有空閑,她都早早趕到車間去乾活。早上從家帶點飯,中午就在車間對付一口,編織手藝也一天天熟練起來。

  『來這打工我挺開心的,並不很累,一邊乾活兒,還有老姐妹們一起聊天。今年估計咋的都能掙四五千塊錢吧』劉麗華很知足。

  現在,劉麗華打了兩份工。工廠忙時打面紗、熨燙、串花;工廠不忙的時候就手工編織車坐墊,每個月都有一千多收入。她說:『太感謝黨和政府了,給百姓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賺錢門路,我現在能掙錢了,飢荒也都還上了,雖然每天緊忙活,心裡敞亮多了,日子過得也覺得更有奔頭了!』

  據了解,幾年來,針對貧困群眾收入來源不穩定、持續增收能力弱、農閑時節無工可務等突出問題,泰來縣探索引入『小快靈』手工項目,依托招商引資企業,建立『公司+扶貧車間+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利用閑置村辦公室、校捨和農家小院等場所,在全縣創建29個『扶貧車間』、6個分車間,開展汽車座墊編織、柳條編織、羊絨大衣縫紉等項目,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目前,共帶動1300名低收入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包括貧困群眾200餘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手上有活兒,心裡不慌。產業扶貧,讓當地越來越多的貧困村民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困境,過上了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