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5日訊 近日,日本多家醫院、夜市、餐飲店、幼兒園等重點場所發生了集聚性新冠疫情。14日,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趙亞雙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當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常態化防控的任務仍然艱巨,必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切不可有任何僥幸心理、松勁兒心態。
『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社會公眾帶來很深的感受,疫情防控既是守衛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一場戰役,也是引導群眾增強健康衛生理念的重要契機。』趙亞雙表示,戰『疫』經驗和無數事實反復證明,新冠病毒傳染性強、傳播極快、發病隱蔽、特別狡猾。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死角盲區,它就著床滋生;哪個環節把關不嚴,它就趁機擴散。由於我們對新冠病毒變異、傳播規律等還沒有完全掌握,主動防御仍是最好策略。因此,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分餐公筷、垃圾分類等好習慣要堅持下去,正在悄然形成的良好社會風尚、健康文明做法須持久推廣開來。
趙亞雙認為,個人防控意識的提昇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力量,個人自覺是做好常態化防控的前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許多地方全面開放商場、賓館、餐飲等生活場所,一些娛樂休閑場所也實行預約、限流開放,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增強防疫意識,保持疫情防控的個人自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進超市、乘公交車,堅持做到排隊、掃碼登記、測體溫。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盡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場所。在堅持養成佩戴口罩、勤洗手、使用公筷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同時,要注意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要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出現可疑癥狀,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個人旅居史和人員接觸史。
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做良好衛生習慣的踐行者、健康文明新風尚的維護者,纔能為公共衛生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她呼吁,全社會要加強警示教育,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新方式方法,人人參與,人人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