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能人』給打樣兒,小村飄菌香!——『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7-17 15:32: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劉楠 那鵬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7日訊(記者 孫英鑫 劉楠 那鵬翔) 在龍江縣春陽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內,張大娘正在清洗蘑菇皮上的泥土。『我這大歲數了,還能有個事兒乾,一邊嘮嗑就把活乾了,每天能掙100多塊錢。能攤上這好事,還得感謝小包這孩子!』。

包春陽在晾曬蘑菇。

  張大娘口中的小包,是春陽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包春陽。濟沁河副鄉長孫凱告訴記者,春陽食用菌合作社在包春陽的帶領下,發展特色產業種植,讓一批貧困戶實現了增收致富。2017年,帶動45戶貧困戶每戶增收400元;2018年,帶動本地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210人,人均勞務收入8000元,為全鄉109戶貧困戶每戶分紅1000元;2019年,帶動全鄉貧困戶117戶,戶增收600-1200元……

林彩鳳正在小院裡欣賞她的蘑菇。

  小包能成為幫扶鄉親的『大能人』,實屬偶然。『從十幾年前開始,我就騎著摩托車走村串屯收地產野生蘑菇,送到內蒙古新林鎮等地的出售。有一天賣完蘑菇後被一個「老客」叫住,說覺得我做生意挺講信譽,打算跟我合作,在我家設收購點。』包春陽說。多年來,正是當時這個『老客』的信任與幫助下,他走上了致富發家的正軌,生意越做越大,直到成立了合作社,如今帶著鄉親們一起奔富路。

  村民在包春陽的合作社裡工作,每年除了工資還給分紅。包春陽現在正在嘗試著,讓村民在小院裡種蘑菇增加收入。

  『今年5月初,包春陽想讓我在自己院裡種蘑菇,當時覺得種苞米行,但這個咱也沒弄過啊,不托底兒,就沒同意;後來他免費給了我一些菌種讓我試試,我就在院裡找了個陰涼地方堆點秸稈、牛糞再鋪一點浮土,放菌種澆水。剛2個月,這就都長出來20多斤了,還能再出30多斤。我打聽了,最低能賣五六塊錢一斤,好的話能賣十多塊一斤,比種苞米收入高多了。』林彩鳳笑著說,『街坊鄰居開始也都是懷疑,甚至等著看熱鬧,現在眼瞅著蘑菇長得這麼帶勁兒,都有些眼紅呢!』

正在給蘑菇去泥。

  包春陽介紹,種植這種蘑菇技術含量不大,沒啥難度收入還可觀,多澆水就行。他准備繼續拿出一千磅菌種挨家挨戶分分教村民栽種,不但能賣錢自家也可以吃。賣不出去他負責回收,讓大家從這方面多掙點兒。

  包春陽原本年初打算擴大2020年種植面積,但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食用菌生產受到了挺大影響。他就利用4棟大棚種起了香瓜,將一棟大棚由一年一季變成了一年兩季種植。

  如今,大棚裡的香瓜已開始采收,小院的滑子蘑菌包也已經長滿了菌絲。一場陣雨過後,瓜香、菌香飄蕩在小村裡,令人心曠神怡。

  包春陽與鄉親們一道,正憑借著聰明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