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土地『長』出『新農人』
2020-07-20 09:50:20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李鳳雙 王春雨 強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20日訊 一大早,哈爾濱市賓縣常安鎮光恩村農民鍾連軍開著自家小車,拉著滿滿的樹莓趕到了當地農民王興家。『現在咋收?』他問。『大約5塊多一斤,比去年高,等著最後一起結。』王興說。鍾連軍聽了笑著連連點頭,『這個價不賴。』

  正是漿果采摘季,記者在農村采訪時遇見了當地一些農民,他們既是伺候莊稼地的老手,又是服務農戶和企業的農村經紀人,他們的笑臉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每年,成熟的漿果經過經紀人,從農民的田間地頭送到企業加工車間。『經紀人就像一道橋,既要帶動農民與企業合作,幫他們把控質量和分析市場,又要把農民需求和困難說給企業聽。』王興說。

  曾經面朝『黑土』背朝天的農民如何成了『新農人』?

  『過去大家種的都是玉米、水稻,種果的沒幾家。』王興回憶,有一次,當地企業、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找上門,他們計劃在賓縣打造有機果蔬種植基地,需要農戶加入。

  果蔬的經濟價值相對高,種一畝樹莓純收入8000元左右。王興動了心,可轉念一想,種果蔬自己還是個『生手』,這事靠譜嗎?

  『怎麼種、怎麼收都有人指導』『企業收購價高於市場價,不愁賣』,高泰食品公司的承諾,打消了農民最後一絲顧慮。

  改種果蔬的農民多了起來。為整合農戶,加強管理,高泰食品公司推出『公司+經紀人+農戶』合作模式,王興等一批在農村有威望、善經營的農民受聘為經紀人。

  成了經紀人,王興的『農把式』也沒丟。去年他家種了50多畝果蔬,加上經紀人的工作,收入近20萬元。『具體是多少?』記者問。他笑哈哈就是不說,卻滿臉喜悅。

  嘗到甜頭,今年王興又擴大種植面積,共65畝地,他種了樹莓、草莓、藍靛果、紅加侖、西藍花、毛豆等11個品種,大部分都是兩茬種植。『3月種夏樹莓、7月種秋毛豆、10月種秋樹莓,錯時、科學播種。』他說。

  在高泰食品公司,像王興一樣的經紀人有40多人,平均每人帶動農戶七八十戶。

  隨著賓縣加快優化種植結構,推動農業轉型,高泰食品公司乘勢而起。目前,企業年加工冷凍果蔬兩萬噸以上,產品遠銷歐洲、北美等地。

  67歲的農民李子恆被村裡人稱為『李經紀』,家裡還種著20多畝地。腰包鼓了,他早早地就在縣城買了樓房,冬天再也不愁屋子冷了。最近也想買樓房的鍾連軍正向他請教經驗,纏著他幾乎看遍縣裡的樓盤。

  『日子一天比一天強。』李子恆布滿皺紋的臉上笑意盎然。

  賓縣縣委書記李瑩說,農業轉型催生新業態、新群體,政府、企業、農戶一同受益。這兩年,政府將扶貧資金注入果蔬產業鏈條,僅高泰食品公司,就帶動104戶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2000多元。

責任編輯:張廣義